手足口病的误区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误区有哪些?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的误区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去更多的认识,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疾病的疾病会有些相似,大家不要把一些别的疾病当成手足口病,提醒家长们对于手足口病千万不能忽视,如果真的患上这种疾病请及时到得到有效的治疗 。
手足口病误区
误区一、出疹子就应该是手足口病 。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7天,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特征 。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家长经常把最先出现在颈部和躯干的婴儿急疹当成手足口病 。
误区二、注射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没有预防手足口病有效疫苗 。预防要靠平时的注意了 。
误区三、感染一次就有抗体 。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孩子曾经感染过一次手足口病,也只获得某一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并没有交叉免疫,仍有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
误区四、孩子不出门就不得病 。全球医院网专家介绍:手足口病很特殊,成年人能感染病毒,却不发病 。据统计,成年人手上带肠道病毒的比例高达20%以上,肠道病毒在4℃下能存活1年 。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健康带病毒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在潜伏期患者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接触被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器具和手等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和流行季节
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婴幼儿最为易感,年长儿和成人也可感染,但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温带地区多见于夏季流行,亚热带地区春、秋季节也可暴发流行 。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2~7天 ,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持续2~3d ,少数病人3~4天以上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 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可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
手足口病的预防
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吃干净卫生的食物 。
一但得病要及时对症治疗 。
【手足口病的误区有哪些?】以上文章里的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手足口病是不是有了基本的了解呢?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当中要多注意以上事项,家长们要多做一些预防工作,孩子就不容易患上手足口病了,感觉孩子身体有异常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避免让孩子受到更多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