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孩子自信的“别人体”

所谓别人体就是在文章或者说话中,经常提到的,“你怎么不学别人家小明怎样怎样……”,“看别人家的谁谁谁……”,这种形式 。我们小时候经常会被这样比较 。这些话语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好 。相反会有打击孩子的自信,会将自己的孩子贴标签 。
这种比较是那么自然,相信大部分家长几乎都是脱口就会蹦出来 。甚至在说之前脑海中也没有出现过,但就是会脱口而出 。可是,说的人是脱口而出,听的人——孩子就郁闷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即便有的家长知道这样说对孩子成长不好,但仍然会控制不住这样的话从嘴里蹦出来 。
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是最好的,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做得好的、父母内心就会想:我孩子要也是这样多好啊,嘴上往往就会说出“你也这样多好,看别人家……”这样的话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所以,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他不擅长的一面,只有在内心承认这一点,才不会用“完美”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
另外,爱是要有控制的,你是出于希望孩子更好而这样说、这样做,但得到的效果适得其反 。
比如,他数学不好,可以跟他说,我们找找原因,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来提高 。可以跟他说,你数学虽然不好,可你语文不错啊,或者你英文不错啊,帮他发现自己某一项长处,然后把长处发挥出来 。
如果用“别人体”已经是一种习惯,那么现在,你需要跟你的孩子沟通 。这个沟通可以从讨论开始,就当下一些相关的话题来进行讨论 。比如虎妈 。跟孩子说一些名人小时候表现很一般的,但后来他很成功,比如马云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像谁,而是做最好的自己 。你要跟自己的孩子说:在爸爸妈妈心里,你是最好的 。
每个人都会又失败,每个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那句老话又被我想起来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有失败的地方 。别人提何以替换成鼓励式:如果还是不小心了说漏嘴,要及时的跟孩子解释,不要让孩子记在心里,然后阻碍了宝宝未来好好的可能 。
【打击孩子自信的“别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