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宝贝看病最心烦的七件事


新生宝宝降临人世,外界环境不像母体一样干净无菌,一旦接触新环境,都有可能因为各种感染而遭受疾病的困扰,新一代的宝宝都比以往珍贵,妈妈动不动就带宝宝上医院就诊,然而在看医生的过程中,很多妈妈都会遭遇诸如药品取量、对药物副作用疑惑、如何让宝宝乖乖吃药等问题的困扰 。
困扰一:妈妈说不出症状来
粗心妈妈的表现:在门诊上,经常发现一些粗心的妈妈带着宝宝来就诊,不知道是因为太焦急还是不了解的缘故,医生问及宝宝的具体病症时,却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来 。
【带小宝贝看病最心烦的七件事】现在医院的人流量大,仅儿科每天都有不少的患都等着就诊,每个宝宝看病的时间只有3-5分钟,宝宝进入诊室后,也容易因为环境陌生而情绪不稳定,妈妈一边顾及宝宝,一边又要跟医生沟通,更是难上加难了 。
小编支招:妈妈应该从小做起,化整为零,把宝宝的健康状况每天都做一下记录,比如一天的进食量、排便次数 。有时由于紧迫,医生是根据宝宝提供的病症就开药了,并不会从头到尾一点不漏地检查 。这时候,详细信息就得由妈妈来提供了 。
困扰二:就诊时,妈妈能帮哪些忙?
普遍妈妈做法:通常进入诊室后,医生会向妈妈询问宝宝的情况,然后开始看宝宝的肤色、听诊,看有没有长疹子和发烧,同时会不断跟妈妈交流,这时就是妈妈提供信息的时候了 。如果医生没有把宝宝的病情表达清楚,细心的妈妈还会主动去问清楚宝宝生病的原因、应该开哪些药、多久之后会好转、生活上要注意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
小编支招:频率、症状、程度是首要信息,很多妈妈对于孩子的症状描述不够准确,增加了医生判断的难度 。
一般医生会希望妈妈先描述最主要的症状,并且明确地说出频率 。以呕吐为例子,一天吐几次、多发生在什么时间段、持续了几天等等 。所以记性不好的妈妈还是准备一本病历记录小册子吧 。
困扰三:医生开的到底是不是儿童药?
普通妈妈的了解:虽然儿童用药已经推行一段时间,但是仍然没有普及,所谓儿童用药大多是以“药水”形态出现,而且会针对特定症状来开 。另外,儿童专用药都是原瓶包装,还会有使用说明书,可以明显辩认 。但儿童专用药的使用还不够普遍,大部分是因为成本过高,医疗院无法负担起来 。
小编支招:出于种种考虑,很多医院都没有提供或者全面提供儿童专用药,现在开始出现开药粉和药水的形式,如此一来,可以将粉加入药水里抖匀,宝宝会比较容易入口,喂药的时候也省心很多 。
困扰四:怎么量取精确的药物?
妈妈通常做法:如果是儿童用药,妈妈一定要遵从说明书或是医师的指示量取剂量,并且一种药用一个量杯,或是洗净、擦干后再量,避免残留上次药物的量而导致误差 。
小编支招:有些药品附带的量杯刻度不够精细,如果是医生开的剂量是一次2 。
5毫升,但量杯上只有2、4、6、8毫升的刻度,就会造成取量上的困难,特别是很小的宝宝,剂量更加要点滴精准 。因此建议妈妈准备几只不同类型和刻度的量杯,甚至可以用滴管来滴出精确的剂量,有点像做化学实验哦 。
困扰五:吃药能不能和其他饮料搭配?
普遍妈妈遭遇的:宝宝吃药总是要搭配甜甜的饮料或者牛奶,才肯乖乖地把药吞下去,要是哪次少了这些饮料,连哄带骗地都骗不了宝宝把药吃下去,药不吃病也就好不了,病痛折磨下,宝宝哭闹更厉害,只会恶性循环 。
小编支招:服用任何药物,都是以白开水为首选,但是让宝宝把药吞下去是一个大工程,因此妈妈可以选择以牛奶送服,因为小月龄宝宝是不可以随便添加母乳以外的饮料,所以不建议用其他饮品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