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能再玩10分钟吗?”请听听这位妈妈的用心回答

01
“妈妈 , 我能再玩10分钟吗?”
这应该是全国孩子统一的口头禅吧 。
上个星期 , 带着儿子去书店买书的时候 , 经过商场看到这样一幕 。
一位4岁的小男孩正在玩摇摇车 , 可是玩了几轮还想继续玩 , 旁边的妈妈示意小男孩要走了 , 可小男孩依然不肯走 , “妈妈 , 我能再玩10分钟吗?”本以为会上演一出母子拉扯的戏码 , 结果竟然出乎意料 。
小男孩的妈妈没有骂 , 没有打 , 也没有强行拉扯 , 而是对小男孩说:“你想要继续玩吗?”“是的!”妈妈继续说:“如果你再玩10分钟 , 回家后学习也要增加10分钟 , 现在回家的话就不用哦 , 你选择哪一个?”这时 , 小男孩爽快地回应:“再玩10分钟!”
于是 , 小男孩这10分钟玩得非常尽兴 , 后来他遵守约定跟着妈妈回家了 。
看到这位母亲的做法 , 真的忍不住对她大赞 。
面对孩子的要求 , 不少父母都会制止 , 然后强行拉着回家 , 而这位母亲会让孩子做“有限选择” ,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 用温柔而坚定的策略 , 最后引导孩子遵守约定 。
这位母亲风轻云淡的处理方式 , 其实蕴含着一片用心 。
“妈妈,我能再玩10分钟吗?”请听听这位妈妈的用心回答
文章图片
02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 但不能一昧地妥协
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
在心理学中 , 玩=游戏 , 孩子儿童时期的主导活动就是玩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 不能强行限制 , 也不能一昧妥协 。
在《妈妈是超人》这档综艺节目中 , 马雅舒曾经说过:“我是一位很容易妥协的妈妈 , 只要孩子哭我整个心都软了起来 , 我所有的坚持一下子都化为零下 。 ”
“妈妈,我能再玩10分钟吗?”请听听这位妈妈的用心回答
文章图片
女儿米娅抗拒吃饭 , 闹着吃雪糕 , 开始马雅舒是不同意的 , 但是女儿一旦哭泣 , 她自然而然就妥协了 。 米娅不想要上幼儿园 , 看到女儿哭得撕心裂肺 , 她心软就将女儿直接抱回家 。
对孩子一昧地妥协 , 没有下限的服软 , 只会突破父母的权威严圈 , 逐渐地在孩子心中 , 父母没有权威性 , 父母说的话不用听 , 孩子会变得愈发难管教 。
每当孩子哭闹 , 家长就架不住 , 无限地对孩子妥协 , 让他们掌握了主动控制权 。 孩子内心就有一种得幸的心理:无论什么事情 , 只要我哭闹 , 父母就会由着我 。
“哭”似乎成为孩子对付父母那把利剑 , 将会为以后的教育埋下难以掌控的隐患 。
其实 , 每一次孩子逆反心理的出现 , 无非就是“爱玩”二字 。
爱玩虽说是孩子的天性 , 不能限制 , 不代表能纵容 。 毕竟生活不只有玩 , 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 而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 , 最基本的就是要好好吃饭 , 乖乖学习 , 玩乐的时候那就尽情玩 , 干正事的时候也要认真干!
作为家长 , 面对孩子的“十分钟”要求 , 不应该直接满足他们的讨价还价 , 而是用策略将此刻的对立迎刃而解 。 与其一昧地妥协孩子 , 不如实行正向的引导 , 为孩子定规矩 , 教孩子守承诺 , 从引导中找到适合教育孩子的方法 。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 , 只要父母的教育方法得当 , 孩子的“好商量”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
“妈妈,我能再玩10分钟吗?”请听听这位妈妈的用心回答
文章图片
03
“妈妈,我能再玩10分钟吗?”请听听这位妈妈的用心回答】频繁对孩子说“不” , 实则是一种伤害
我们总以为拒绝孩子玩没什么大不了 , 却不知道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