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秘要防巨结肠


婴儿便秘要防巨结肠

文章插图
编者按
今年9月,一位出生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深圳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据说费用需10万元,患儿父亲带孩子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8毛钱的的石蜡油,孩子便秘症状即得缓解 。
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关注 。
由于家长与媒体对巨结肠治疗的片面了解,终于酿成这个著名的“8毛门”事件 。
8毛钱的石蜡油只不过暂时缓解了孩子的症状,患儿最后不得不在另一家儿童医院做了巨结肠手术 。婴儿康复出院后,家长针对此前的不当言论给深圳儿童医院造成伤害,作了书面道歉,相关采访人员也做了认真反省 。
巨结肠是小儿外科一个常见病,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很陌生 。
“8毛钱”风波与其说缘于医患的不信任,不如说缘于人们对小儿巨结肠的不了解 。
“8毛门”事件尘埃落定,但是事件中的“主角”巨结肠,似乎公众并没有更多了解 。?近日,健康时报采访人员就巨结肠的问题专访了年逾九十的张金哲院士 。
名词解释
巨结肠:
1888年,丹麦医生赫氏朋发现了这个病,一个孩子一个月不大便,一大便拉一大盆,肚子很大,最后二十多岁就死了 。在当时,人们管它叫赫氏朋氏病 。后来因为发现肠子很大,特别是结肠很大,因此就叫巨结肠 。再后来发现有一段肠子没有神经节,因此把这个病叫无神经节症 。现在又发现不止是神经节的问题,所以国际上标准名又改回赫氏朋氏病 。
巨结肠是旧称 。
多严重
巨结肠本身不会要人命,平时只是便秘,按说不需做手术 。但要命的是不知什么时候会并发肠炎,可能会导致孩子突然死亡 。
咋诊断
新生儿诊断巨结肠没有精确的标准,主要靠症状和经验 。B超、X光、测压都只能做参考 。
稍大一些的孩子做手术取样做活检为最后诊断依据 。
如何治
根治需切除病肠 。西方国家常规治疗新生儿先造肠瘘、6个月后根治、以后再关瘘三次开腹 。我国发展了安全手术技术,施行一次完成根治 。
张金哲院士与小儿巨结肠
健康时报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张金哲教授 。
巨结肠,不一定非得做手术
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很普通的病,在北京儿童医院外科病房,此病患者从来没断过,什么年龄段的患儿都有,不一定是新生儿 。
新生儿诊断巨结肠,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标准 。首先是根本的病理变化不典型,第二是新生儿神经组织发育不成熟 。靠B超、X光、测压都只能给巨结肠诊断作为有力的参考 。即使做手术,取样做活检,也只能作为典型巨结肠的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只能根据公认的标准,按照患儿的表现与自己的经验,准备严重复杂的应急对策,争取安全简单的治疗过程 。
这病并不一定非得做手术,新生儿更不一定手术 。这个问题,争论很多,国际上也不是统一的 。巨结肠本身不会要人命,要命的是合并肠炎,可能会导致孩子突然死亡,称为巨结肠危象,所以大家对这个病警惕性高 。巨结肠平时没什么了不起的症状,不过就是便秘腹胀,吃玩如常,但不能保证什么时候会发生危象 。
有巨结肠的患儿也可以一辈子凑合着活着,因为病有轻有重 。虽然没有神经节的肠子总是缩得紧紧的,如果上面的肠管推动有力量,能把排泄物顶出去就能维持没有问题,可以不做手术 。
但如果巨结肠合并肠炎,出现危象,一般肠炎的治疗给点抗生素就行了,但巨结肠合并的肠炎,给抗生素也阻止不了发生危象 。因为巨结肠是肠子末端神经节先天不正常,肠管持续紧缩不通畅,肠内分泌毒物排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