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宝宝便秘


如何防治宝宝便秘

文章插图
大便性状及次数是判断人体生理功能及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有什么不舒服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很容易延误病情 。
婴幼儿便秘,对家长来说是件头疼的事情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有时排便困难 。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绝大多数的婴幼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 。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 。
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 。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 。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
如果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 。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 。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 。
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 。有些小儿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弛无力而引起便秘 。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 。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 。如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
婴幼儿便秘的治疗应首先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呆小病等) 。对单纯性便秘小儿,要改善饮食内容,增加饮水,多吃含纤维素的谷物、蔬菜,同时训练按时排便的习惯 。药物治疗只在必要时临时应用 。
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便秘,可以添加菜汁、果汁,番茄汁,4个月后加泥状食物,如菜泥、果泥 。人工喂养的宝宝较易便秘,一旦发生,可将奶量酌减,增加辅食,要适时地添加润肠辅食,如蔬菜汁、新鲜水果汁、西红柿汁等 。
一般这类果汁,自己可以在家里制作,又方便又卫生,一次不要做太多,一次做一点,让宝宝一天吃上几次 。到了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吃些菜泥或果泥了 。另外,每天要保证宝宝有一定的饮水量,不能因为牛奶中含水分,就不给宝宝喝白开水 。
训练排便习惯 。要教宝宝如何用力排便,形成习惯后,一抱宝宝到厕所摆出姿势,他就知道要拉便便了,就会开始用力 。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宝宝,当宝宝玩耍时,突然不动,脸涨红,就是他要拉便便的信号了 。
大孩子可主动扭动屁股及腰部等,增加肠蠕动 。大便时不要看书和听音乐,要专心排便 。
宝宝如果实在拉不出便便,可以用开塞露或肥皂条帮助宝宝通便,如果怕宝宝对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性,也可以用麻油擦在宝宝的屁股上,效果也很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