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早教和溺爱导致自闭症


不当早教和溺爱导致自闭症

文章插图
【不当早教和溺爱导致自闭症】3岁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 , 还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 今年刚满7岁的小琳琳(化名)曾被亲戚朋友称为“小天才” 。然而 , 这个聪明的孩子上小学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 不但课程听不懂 , 成绩也越来越差 , 甚至不肯跟人说话 。
5日上午 , 医生终于为琳琳找到了病根——自闭症 。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 , 那就是孩子的天性究竟是什么?热爱大自然 , 热爱玩伴 , 热爱童年游戏 , 如果没有这些 , 所谓的童年还会剩下什么?死板的英语单词 , 填鸭式的唐诗宋词 , 电脑游戏 , 甚至还有钢琴、绘画等 , 只能让一个人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 失去了童真、童趣 , 而是成为一个“小天才”、“小神童”、“小大人” , 而这些称号的背后 , 只剩下刻板的唐诗宋词、英语单词、钢琴或者声乐“三板斧” , 如果没有真正的童年快乐经历 , 则这些所谓的神童称号 , 则是干瘪的、无益的 。
对于所有孩子是这样 , 对于那些比较少接触其他小伙伴的幼儿尤其如此 。“早期智力开发” , 应当说没有什么不好 , 但切记不能拔苗助长 。
患自闭症的孩子大多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 , 专家指出 , 很多患自闭症的孩子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关心、缺乏爱导致的 , 而是因为对孩子爱太多 , 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 , 抑制了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而导致的 。
例如 ,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将手指向一物品 , 就立即拿给他 , 甚至孩子的目光落到哪儿 , 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 , 这样其实抑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
1到2岁之间的孩子是语言形成的最好时机 , 最渴望得到启发式教育 , 家长应想尽办法刺激孩子的语言 。正确的处理办法应是 , 当孩子将手伸向某件东西时 , 应告诉他所指的东西是什么 , 再问他要这个干什么 , 多给孩子一些语言的刺激 , 甚至是交流 , 孩子的语言天赋才能被激活 。
过分满足孩子 , 使孩子既不需要动手 , 也不需要动口 , 慢慢孩子会感觉什么都不必做 , 不用说话就能满足需求 , 没有语言刺激 , 没有语言交流 , 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 , 逐渐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
对于一个1到2岁的孩子 , 反复对他说一个词两三遍 , 孩子可能就会说出这个词;而对于一个患上自闭症的孩子 , 需要向他重复说千遍甚至万遍以上 , 孩子才有可能张口说出这个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