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2-6岁是治疗最佳时间


自闭症2-6岁是治疗最佳时间

文章插图
“有着天使般的容颜 , 却喜欢沉睡在自己的世界里 。?”沉默不语 , 远离社会 , 沉迷于自己的世界 , 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自闭症儿童也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今年的4月2日是第二个世界自闭症日 , 据了解 , 上海有近8000名自闭症患儿(又称孤独症) , 其中的一个特点是 , 患儿父母中高学历、高智商夫妻比例相当高 。
一位患儿的母亲上周六对采访人员说 , 每个自闭症患儿的背后都是一个几乎全军覆没的家庭 。
市民来信:
我儿子2岁的时候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 看上去也不太合群 , 但我们想可能是“贵人语迟” 。民间不是有种说法 , 特别聪明的孩子开口就是晚吗?可是到了3岁上幼儿园 , 不到一周 , 老师就建议我们带孩子去检查 , 说他可能患了自闭症 , 我们怎么也不相信 , 家里没有这种遗传啊 。
【专家解读】
杜亚松: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主任、儿童行为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
8成多自闭症患儿家长陷入绝望
80%以上的自闭症患儿家长在最初得知孩子的疾病时有一个共同的反应:不敢相信 , 不肯面对 。在上海奇翔儿童发展中心与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日前联合举办的义演现场 , 7岁自闭症患儿亦凡的妈妈说:
“一开始不敢承认、不愿相信孩子得了这个病 , 然后陷入深深的绝望中 。我哭了很久 , 但是最终还是要选择面对 , 她毕竟是我的女儿 。?”
亦凡的美丽简直可以用耀眼形容 , 她坐在妈妈身边 , 甜甜地笑着 , 要不是她偶尔无法自控地大笑、要不是她叫“阿姨”时眼睛闪烁飘忽 , 我们也很难相信这个可爱的女孩是个自闭症患儿 。杜亚松博士说 , 和脑瘫儿童不一样 , 许多自闭症患儿智力不正常 , 他们同时在言语发育方面迟缓 , 语言交往能力差 。
?“3岁多的时候 , 我第一次听到她叫我‘妈妈’ , 那是2006年10月10日下午1点22分 , 我激动得只知道抱着她流泪 。”亦凡妈妈回想起那永生难忘的一刻 , 依然感慨万分 。
摔倒不知喊痛?唯一爱好是撕纸
快8岁的振振在2岁多时被诊断患了自闭症 , 父母回忆那时他最大的爱好不是和同龄孩子一样爬上爬下 , 缠着父母讲故事 , 而是连大人看了都觉得烦闷的撕纸 。
四五张白纸 , 他可以坐着撕一个上午 , 吃了午饭 , 接着再撕 。起初父母还以为振振“坐得住” , 比一般孩子“厉害” 。可是 , 很快他们发现振振的不同之处 。喜欢喝酸奶的他每次都会把纸盖子上的酸奶糊吃掉 , 有一次妈妈忘记了 , 他整整哭闹了将近两个小时;摔倒了他不知道喊疼 , 打针也从来不哭 。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杜亚松博士表示 , 儿童自闭症表现繁杂 , 症状多样 , 非专业人员很难识别出来 。
首先 , 自闭症患儿极度孤僻 , 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 不与别人眼神接触 , 对人的态度冷漠 。其次 , 他们总是重复简单的游戏活动 , 行为刻板 , 兴趣狭窄 。许多自闭儿童固执地要看固定时间的节目、走同一的路线、认定某个特殊的座位等 , 拒绝任何变化 。再次 , 感觉过敏和感觉迟钝 。有的对声音、光线感觉过敏 。有的对寒冷和疼痛不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