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热感冒有那些特征


小儿肺热感冒有那些特征

文章插图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温差大,是感冒的多发时节,由于小儿免疫功能较成人低,更容易患感冒,很多患儿会因病情未及时控制而发展为肺炎 。因此,很多家长习惯在小儿感冒初期就自行给孩子服药,希望尽快制止疾病的进展 。但是,感冒虽然不是大病,如用药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
小儿器官功能未发育完全,酶系统发育也不成熟,药物在体内代谢及排泄速度较慢,此外对水、盐代谢的调节也差,加之小儿体重随年龄增长迅速,用药剂量不易掌握 。所以小儿用药需格外小心 。感冒时应以对症治疗为主 。
首先,要保证患儿充分的休息,许多患儿的家长,认为感冒不是大病,加上工作忙,往往仍会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样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还可能引起心肌炎等其他并发症 。
其次,应鼓励孩子多饮水 。家长往往担心孩子在患病后饭量减少,其实对于小儿,呼吸道疾病往往伴有消化道的不适,短期的饮食减少对身体的影响不大 。但是由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引起的呼吸增快,使得身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使机体内环境的不稳定,更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多饮水,菜水、果汁也可,或进食一些含水分多的水果 。
第三,饮食方面应以流食为主,如人乳、稀粥、面片汤等 。牛奶喂养的小儿,牛奶要适当稀释,以减少胃肠的负担 。
由于感冒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情况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在药物方面,我们的传统医学可以提供帮助 。
中医认为小儿感冒发病容易,传变迅速,除鼻塞流涕、咳嗽外,发热是其突出的表现,临床上风热证多于风寒证 。故我们常选择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冲剂等中成药治疗小儿感冒,以便取得良好的疗效 。
防小儿感冒从清除肺热入手
中医认为,小儿感冒主要是在内邪与外邪相互作用下发生的 。内邪是肺热(肺火,热极则为火),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上火”;外邪就是外感风寒之邪,就是通常所说的“受凉” 。
肺主皮毛,肺部的火热之邪原本可通过毛窍随汗液等散发出去,一旦感受风寒之邪,毛窍因寒邪而闭塞,肺部热邪不能散发,因此越积越重,这样就形成了感冒最常见的类型——寒包热证,即外寒内热 。在整个感冒的发生过程中,“上火”(肺热)是根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预防小儿感冒要从清除肺热着手 。
小儿肺热有哪些表现呢?
①眼屎 。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孩子不容易睁开眼 。
②口气重 。就是口臭,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显闻到 。
③咽痛 。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
④口唇发红 。像涂了口红一样,红艳艳的 。
⑤舌尖红 。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甚至有许多鲜艳的红点 。有的儿童还可有舌尖或舌体的溃疡 。
⑥地图舌 。许多儿童的舌苔出现一块块的剥脱,像地图一样不规则(热极伤阴所致) 。
⑦大便干硬,大便臭 。大便干硬难下,有的儿童大便时,憋得小脸通红、眼中带泪,有的儿童两天一次大便或数日一次,有的干结如羊屎,呈圆球状 。这些儿童的大便都有特别浓的臭味 。
上述七种情况,只要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都提示着儿童体内的火热已经形成 。如不及时清热泻火,感冒随时都可以发生 。
怎样清除肺热呢?
①注意饮食,多饮水 。水可以制火,多饮水,多小便,促进火热之邪的排出 。饮食要清淡、适量、易消化 。不然容易造成食积,食积易化火,加重体内的热邪 。严禁食用助火的食物或者药物,如羊肉、狗肉、海胆、榴莲、膨化食品、烧烤、辛辣、人参、海参等,食用这些食物,如同火上浇油,使内火越燃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