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有5大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有5大并发症

文章插图
云南省疾控中心公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今年,流行性腮腺炎成为全省发病数前五位的病种之一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内一科科主任杜曾庆提醒市民,发现儿童有流行性腮腺炎症状,要尽快隔离,以免再传染 。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内一科科主任杜曾庆介绍,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也可见于成人 。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 。
孩子发热要警惕
杜曾庆说,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2―3周,平均18天,起病急,无前期症状 。患者会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 。不过,发热程度不等,也有体温正常者 。少数患儿早期并发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症 。
杜曾庆介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
一般,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在第3―5天到达高峰,继而逐渐缩小;一般一周左右消退,偶有延至2周者;部分患儿颌下腺和舌下腺及腮腺可能始终无明显肿胀,而仅有病毒血症或并发症的表现 。
预防要隔离患者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杜曾庆给出了专业建议 。
隔离传染源 。要隔离患者直至其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接触者一般不需要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看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
自动免疫 。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很好 。目前常采用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可达96%,腮腺炎自然感染的保护效果可达97%左右 。免疫后中和抗体至少可以维持9.5年 。接种疫苗后,一般无发热和其他反应,但孕妇、免疫缺陷及对鸡蛋过敏的病儿忌用 。
药物预防 。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有一定的作用 。
居家保健要点
患者要与健康人隔离分开,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
患者要注意休息,调节饮食 。由于腮腺肿大会引起进食困难,因此要吃一些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如稀饭、面汤、鸡蛋羹等 。患者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腺分泌,使腮腺的肿痛加重 。
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或复方硼砂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 。
患者如果发热超过39℃,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
患者如果出现睾丸肿大,伴有压痛感时,可用冷水浸过的毛巾对局部进行冷敷 。同时,可用丁字形布带将睾丸托起来,以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短期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
相关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有以下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杜曾庆说,约有10%―20%病例有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脑脊髓炎,尤多见于儿童患者,男孩多于女孩 。患腮腺炎同时有脑炎的概率约为0.3%―8.2% 。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愈后一般良好 。脑膜脑炎或脑炎患儿,常有高热、谵妄、抽搐、昏迷等症状,重症者可致死亡,可致耳聋、视力障碍等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