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儿当心脑损伤


低体重儿当心脑损伤

文章插图
如果孩子是早产或低体重儿,且曾有缺氧、感染、高胆红素等情况,一定要按医师的嘱咐,带孩子回医院进行观察生长发育 。因为,这类孩子是脑损伤的高危者,早日发现,在出生三个月内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 。
临床个案:
南下广州打工的王小姐一年前诞下一个早产男婴,孩子出生时体重不足1200克 。出院前,医生反复叮嘱王小姐要定期带小孩回医院进行生长发育的追踪跟进,但王小姐见小孩能喝能睡,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便把这事给淡忘了 。
一年后,医生告知王小姐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孩子成了脑瘫儿 。
医师解析: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常燕群博士介绍,脑瘫是脑损伤的一种 。婴儿发生脑损伤多由早产、低体重儿、缺氧、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引起 。此外,遗传性疾病也是导致脑损伤的因素之一 。脑损伤患儿可发生中枢性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影响孩子终生 。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早产或低体重儿且曾有缺氧、感染、高胆红素等情况,一定要按医师嘱咐定期上医院做检查,早日发现问题早日干预,绝大多数孩子可以完全康复 。
发育迟缓是脑损伤信号
脑损伤的患儿有发育滞后问题,因而对上述有脑损伤风险的孩子,家长能从他的发育状况看出端倪 。
常燕群解释道,婴幼儿的运动发育规律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个月宝宝在俯卧位时可以稍稍抬起头;4个月时会从仰卧翻身为俯卧;5个月能从俯卧位翻身为仰卧位,扶腋下能站直;6月时,宝宝能坐稳;7个月时会翻滚;8个月会爬,自己能坐起来躺下去;9个月扶着想走,能独立站一小会儿;10~11个月时能自己由坐位站起来,已能扶着小车迈步;12个月时开始蹒跚学步 。?
如果你的孩子在该月龄没达到标准,就得引起重视 。此外常燕群提醒:“孩子的头围小或增长慢、囟门小或闭合早,眼睛不追移动物品,对声音刺激的定向反应差,3个月以上仍经常握掌,6个月后扶站时下肢交叉或足尖着地,10个月不能用手指捏东西等,都提示有脑损伤或脑瘫,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三月龄内干预
脑损伤可康复
脑损伤虽然有严重后果,但早日干预能获得良好效果 。常燕群表示:“如果从出生后3个月内对患儿开始干预,能充分利用婴儿的脑潜能、可塑性,绝大多数患儿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
临床上,干预的方法主要是为循序渐进式的综合感觉刺激,父母也可以通过抚摸等方式刺激孩子的感官发育,帮助患儿康复 。常燕群发现,部分患儿父母对感觉刺激、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过分相信打针吃药 。这是不正确的 。常燕群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与康复期的患儿进行以下互动:
【低体重儿当心脑损伤】视觉训练:父母用鲜艳的玩具和笑脸,引导孩子向各个方向注视,对视觉追踪不好的患儿更应加强这方面训练 。
听觉训练:父母说话的声音是最好的听觉刺激 。对听觉定向反应不好的患儿,可加带响玩具或放有豆子的塑料瓶等进行声音刺激 。
爬行训练:这是脑损伤康复的重要方法,可有效促进爬行动作出现,纠正错误运动姿势、调节肌张力、改善感知觉 。
按摩:家长可以用温暖的手抚触婴儿全身的皮肤,加上轻柔按摩能促进脑损伤康复 。
信息时报讯采访人员 李楠楠 通讯员 彭文斌 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