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父母较劲该谁赢


得到注意时给予注意 , 采取适当奖励的形式 , 鼓励孩子的优点 , 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自信 。
父母真的了解孩子吗
“您了解您的孩子吗?”这是陈老师抛出的一个问题 , “了解吧!”一位妈妈回答的口气并不十分肯定 , 可话音未落 , 儿子就发话了:“妈妈不怎么了解我!”
父母和孩子大多都是朝夕相处 , 家长了解孩子的日常起居 , 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 , 但未必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
“这也正是造成双方沟通不畅、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 。”陈老师说 , 要了解孩子 , 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好的听众 。孩子有被聆听、被了解的需要 , 尤其是青少年 , 在倾诉的过程中 , 让他把受到的压力通过言语的表达发泄出来 。
此时 , 做朋友比做家长更有效 , 在聆听他感受、想法的同时 , 他也觉得自己被了解、被接纳 。
孩子也要给父母创造感动
“你了解你的父母吗?”陈老师问 , 初二学生小尚起身主动发言 。“我和妈妈原来像好朋友一样 , 可因为一些不愉快 , 我和妈妈最近有一些矛盾 , 但我真的觉得很抱歉……”说着小尚嗓子发紧 , 泪水流了下来 , “我现在明白伤害他们的同时也就是在伤害我自己 , 所以 , 妈妈 , 谢谢您的养育之恩 , 您辛苦了!”
当小尚走下讲台 , 在场的妈妈们眼角泛起泪花 。
父母不需要任何回报 , 只需要孩子的理解 , 希望能与孩子知心地沟通 。而作为孩子 , 你眼里的父母除了爱唠叨、太严厉外 , 还体会过他们的良苦用心了吗?一句“妈妈 , 谢谢你”都将会消除所有的尴尬和不快 。
给父母一个爱你的机会 , 也会给自己一个健康成长的机会 。
陈老师说在她的案例中 ,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是一位父亲用铁锹把儿子绑着来咨询 , 在离开时父亲用他的大手领着儿子的小手 , 他们一起离开了她的咨询室 。
【孩子和父母较劲该谁赢】当理解化为一种力量 , 父母与孩子真正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时 , 再较劲的双方都没有输赢 , 爱是无条件的包容 , 用大手牵着小手 , 孩子就有勇气一直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