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有心因性疾病


儿童也有心因性疾病

文章插图
儿童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是较常见的临床主诉,常引起家长的关注和焦虑 。它分为心源性(心脏疾病)与非心源性疾病两大类,但以非心源性疾病较多见 。有调查资料显示,儿童胸痛中,仅4%~6%为心源性疾病 。医学上将非心源性疾病称为心因性疾病 。
心因性疾病是指由心理原因导致的躯体和精神症状 。这类疾病的症状类似成人的神经官能症,但往往不像成人的神经官能症那样典型 。该病症以学龄儿童为主,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最多见,表现为胸闷、过度换气、心悸 。其次为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多主诉头晕、头痛,有的阵发性走路不稳、晕厥,还有的表现为发作性哭笑、惊恐、幻视、躁动,肢体无力、麻木、疼痛,手足痉挛,个别病人表现为多样化症状 。
【儿童也有心因性疾病】从患病诱因看,有明确诱因的仅占1/3,包括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不适应学校生活,家长过分关注,家长神经质等 。患儿大多具有内向性格,个别人脾气暴躁 。
心因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期,可能和学龄期的角色转换有关 。学龄期儿童的任务较以往明显增多、加重,主要心理矛盾就是学校适应问题,若调整不好就会诱发适应不良,促成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神经、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而心血管系统对神经系统的变化最为敏感,临床上经常因这些症状而疑诊为心肌炎 。
临床发现,心因性疾病有逐渐增多趋势,不少患儿甚至因此而住院 。有上述症状孩子的父母应注意:首先要带孩子去医院仔细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其次,注意家庭暗示问题,不要过分关注,否则会重复已经消失的症状 。同时,家长要纠正神经质倾向,自身要放松 。
愉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预防孩子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
『*文章,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