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


慎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

文章插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沈晓明教授日前在做“教育中的医学问题———?一个发育儿科医生眼中的教育”的演讲时指出 , 有门诊调查发现70%多动症被误读误判 , 老师和家长应慎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 且大多数多动症是可以治愈和缓解的 。
【慎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沈晓明同时是上海市副市长、国家重点学科(儿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主任 。
沈晓明介绍 , 调查有关医院门诊发现 , 每年多动症诊断的高峰都是在9月份 , 且只有30%以多动症就医的孩子最终被确诊为多动症 。沈晓明说 , 学习不好的孩子常常有多动样症状 , 除了夸大宣传外 , 教师的误读、误判也是孩子被错误贴上多动症标签的重要原因 。美国有关调查就发现 , 教师倾向于滥用多动症标签以推卸教育的责任 。
沈晓明表示 , 多动症的诊断非常复杂 , 非专科医生很难把握 。而错误地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标签 , 浪费医疗资源 , 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 , 更严重的是教师和家长容易产生“放弃”心态 。
沈晓明还指出 , 儿童入学年龄过早是多动症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 特别是小年龄男生更为明显 。入学年龄过早还导致近视眼发生率增加等多重害处 。“家长要跳出让孩子‘早上学、早毕业、早工作’的误区 , 教师要关心小学低年龄中入学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
另一个可能和多动症有关的问题是儿童睡眠问题 。沈晓明说 , 睡眠不足还与肥胖、智能发育等有关 , 家长要高度重视保障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