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手术不宜一味求“早”


摘要:在健康人群眼里,先天性心脏病或许是“短命”的代名词 。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居小儿出生缺陷的第一位,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意味着每30秒我国就新增加1个残疾婴儿 。“原则上小儿先心病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吴钟凯教授指出,“我们不提倡矫枉过正的手术治疗,有些孩子的情况没必要马上进行手术,具体要看病情而定 。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 吴钟凯
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居小儿出生缺陷的第一位,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6%~0.8%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意味着每30秒我国就新增加1个残疾婴儿,而先心病是目前全世界新生儿出生缺陷中致死致畸第一位疾病,以每年15万~20万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
不经过人为干预,半数先心病孩子活不到3岁
在健康人群眼里,先天性心脏病或许是“短命”的代名词 。事实上确实如此,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如果不经过人为干预,大部分患儿活不到3岁,其死亡率极高 。先天性心脏病作为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是影响新生儿期和儿童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广东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先心病患病率大概为千分之六至八,广东又是人口大省,粗略统计下来,广东省每年出生的先心病患儿就有1万多人 。
取消强制婚检与先心病发病率上升无明确关系
尽管广东是地贫大省,但是近几年来广东0—5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已达5.4‰,取代了地中海贫血发病率高居全省出生缺陷的首位 。先心病发病率上升是否与取消强制婚检有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一项数据表明先心病发病率上升与强制婚检有关 。事实上,妇女怀孕的头3个月是胎儿器官的形成期,孕妇要特别注意保健,他呼吁准妈妈们应该加强围孕期的检查 。
怀孕头三月感染病菌是引起先心病主要原因
先心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引起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明确的是女性在怀孕最初三个月如果遭遇病毒感染,胎儿发生心脏血管畸形的危险因素就会大大提高 。风疹病毒是目前最为明确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吴钟凯主任建议女性在怀孕最初三个月尽量避免病毒感染 。
小儿先心病手术并非越早越好
“原则上小儿先心病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吴钟凯教授指出,小儿先心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大部分先心病患儿都能通过手术有效治疗和痊愈,能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生活 。然而,目前在孩子是否及早手术的问题上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一种是希望“等孩子大一些再做”,结果一拖拖到五六岁,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 。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家长认为手术越早越好,希望孩子一出生后就急着进行手术治疗干预 。
“我们不提倡矫枉过正的手术治疗,有些孩子的情况没必要马上进行手术,具体要看病情而定 。”吴钟凯教授指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选择在新生儿期进行手术,虽然越早进行先心病手术能把孩子心肌损伤降到越低,但由于这类患儿普遍存在着各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不仅术后花费更大,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体外循环及手术创伤后极易并发内环境紊乱及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为术后护理带来了更多严峻的问题,同时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