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是得了“多动症”吗


孩子好动是得了“多动症”吗

文章插图
中国学龄儿童多动症患病率是4.31%到5.83% , 估计有患儿1461万至1979万人 。其中 , 50%至60%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人 。如果不及时规范诊治 , 到成年期75%的患者至少共患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中的一种 , 33%的患者有两种以上共患病 。
国外一项针对青少年犯罪调查显示 , 其中74%的人都有多动症病史 , 国内青少年罪犯中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也明显高于非普通人群 。提高社会和家长对儿童多动症患儿社会功能损害的关注度 , 推广儿童多动症全面解决方案 , 是避免儿童多动症患儿日后产生品行问题和犯罪问题的关键 。
皮皮今年7岁 , 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 。从皮皮出生起 , 他就受到全家人的关爱 。可是在他4岁那年 , 父母发现皮皮身上有许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 。当皮皮独自在家时 , 他总是随意翻腾家里的物品 , 还用铅笔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父母给他买的玩具 , 他不但不感兴趣 , 还大卸八块、扔来扔去;更让父母苦恼的是 , 有时带着皮皮去朋友家串门 , 他总顺手牵羊地拿走人家的东西 。
为此 , 皮皮的妈妈不知为他掉了多少眼泪 , 爸爸也几次大动肝火 , 想通过“棍棒教育”让孩子改正 。可是 , 每次教育过后皮皮照样我行我素 。父母无奈 , 只能寄希望于皮皮上小学后“学好” 。可更让他们伤心的 , 上学后的皮皮不但没有改掉旧毛病 , 还成了班里有名的“小霸王” 。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 小动作很多 , 老师提问他也不回答;下课后 , 经常和同学吵来吵去 , 时不时破口大骂、大打出手 。
班主任几次找皮皮父母谈话 , 在了解了皮皮在家里的表现后 , 他建议父母带皮皮去看医生 。经过医院诊断 , 皮皮患的是儿童多动症 。
正确认识儿童多动症
皮皮的情况不是个例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 , 听话的孩子固然好 , 但“顽童”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但皮皮的症状已经明显超出了“顽童”的范畴 , 而是一种病症 。有资料表明 , 儿童中有一成左右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 。就此问题 , 采访人员采访了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 , 请她谈谈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及治疗 。
采访人员:
作为一种在儿童中较普遍的心理障碍综合征 , 儿童多动症由哪些因素导致?
孙凌:多数情况下 , 儿童多动症都和脑部生理发育不健全有关 。它也叫“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
患儿一般抑制性发育不良 , 控制力差 。换句话说 , 就是他们的脑发育滞后于身体发育 。况且 , 现在孕妇产子时胎儿可能在产道内脑部受挤压 , 造成轻度脑损伤 , 这也可能导致儿童多动症 。除生理因素外 , 孩子的生活环境往往也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 , 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事情 , 不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 这无疑也会助长他们过于自由、散漫、不守规矩的性格 , 这对儿童多动症的发病有促进作用 。
饮食也是导致病症的因素之一 。孩子过多摄入垃圾食品 , 导致大脑供氧不到位 , 同样会对大脑发育造成影响 。儿童多动症 , 即儿童多动综合征 , 又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 是儿童在成长时期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综合征 。虽然多动症没有孤独症那样大的“杀伤力” , 但是它一旦把魔爪伸向儿童 , 就会给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 , 还可能伴随患儿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