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听孩子“唱反调”


◆大使印象
在老师与同学眼里,王玎是舞蹈队的台柱子,是组织策划大小活动的“智慧果” 。“其实我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骨子里我不仅有些固执,还有些叛逆” 。
王玎说她比较喜欢跟男孩子玩,尤其是一起踢足球,也正是从这体会到了什么是分工合作,并把这一体会应用到处理班级事务中 。
比如组织一次联欢会,以前她常为写串词、布置会场、排节目等忙得焦头烂额,现在她就全力做策划,然后将不同任务分派给不同的同学,既减轻了自己的压力,也让其他同学得到了表现的机会,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
◆大使有话说
我不算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我只会选择性地听取大人的意见,哪怕公然违背家长的意愿 。
有次我和3位同学约定到中山公园半日游,奶奶知道后百般劝阻,还给那些同学家里打电话,试图通过游说她们的家长一起阻止我们 。而我则坚持依原计划行事,奶奶与另一位同学的妈妈“隐身”尾随 。既然教科书上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进行这种尝试,大人就应该相信孩子的互助能力,放手一试 。
再则,对于同一个问题,当我们与大人出现分歧时,大人经常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 。实际上,大人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我希望大人不要太固执己见,有时也该认真听我们把话说完 。
◆父母诀窍
【耐心听孩子“唱反调”】王虎:王玎的父亲
窍门一:学会欣赏孩子的反驳
我比较喜欢听女儿反驳我,只要她驳得有理 。有些长辈很反感孩子顶嘴,孩子顶嘴是想表达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不尊重 。
窍门二:不当保护伞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们和我们的父母都充当着教育小孩的重要角色,但大家绝不充当孩子的保护伞 。另外,为了避免因各自教育观点、方式的不同给孩子造成是非混淆,我们在引导上会保持步调一致 。
窍门三:随时给孩子好影响
教育孩子不能只停留在孩子犯错时和学习上,也不要老托词“太忙”,没时间教孩子 。其实教育就是一种影响,父母有义务通过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给孩子好的影响 。
◆专家点评
周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王玎的确是一个比较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更值得一说的是,我们从她的成长经历中,看到了不同时代家长教育方式的碰撞与磨合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王爸爸在女儿教育过程中的张弛有度,能够耐心听女儿“顶嘴”,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种传统观念的转变: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其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同时,从“绝不充当孩子的保护伞”这一点上,又体现了其原则性问题上的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