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居家护理的四大要点


早产儿居家护理的四大要点

文章插图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 。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 。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喂奶、换尿布前应认真洗手,奶瓶、用具天天消毒,床具要常洗晒,居室注意通风;每天为婴儿洗澡、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 。
注意保暖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困难,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 。早产锗衣着以轻柔软暖、简便易穿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所有衣着宜用带系结,忌用别针和钮扣 。
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 。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 。
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
精心喂养
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 。
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
哺喂方法,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
婴儿抚触
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 。
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 。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
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④突然发生腹胀时;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
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精心,多观察孩子变化,但不要过分紧张,要科学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 。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
喂奶间隔时间,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