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38℃以下用物理降温


阅读提示 常言道 , 是药三分毒 , 药不能乱吃 。
从患上感冒咳嗽的小病就服用抗生素 , 到见补药就买的豪补滥补;从滥用激素美容引起顽疾 , 到吃错维生素暗藏隐患……如今 , 药物之滥用现象已是屡见不鲜 。当药物的使用深深陷入误区之后 , 本是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 , 就会变成“穿肠之毒” 。如何正确用药 , 合理用药?本版将陆续邀请沈城有关专业人士出谋划策 , 为你支招 。
38℃以下用物理降温
吴松: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女儿:蓉蓉 四岁半
作为有着近20年儿科临床经验的医生 , 吴松擅长儿童常见病、疑难病的治疗以及儿童的保健 。在他看来 , 孩子发烧 , 家长首先应该选择正确的退烧方法 。在此 , 吴松就给家长传授了不同情况的不同退热方法 。
38℃以下时 , 尽量用物理降温 。此时 , 应该给孩子多喝水 , 用温水擦拭四肢、大胸、额头、颈部大血管处 ,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迅速降温 , 也可以给孩子贴上退热贴 。很多家长 , 喜欢给孩子用酒精或白酒擦拭身体降温 , 这样也是可以的 , 但要注意酒精的浓度 , 如果是高度酒或者是75%的酒精 , 就要兑温水后再给孩子擦拭 , 以免刺激孩子的皮肤 。
如果发烧在38.5℃以上 , 就要用药物退热 。可以选择布洛芬类、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药物 。普遍推荐布洛芬混悬液、百服宁等儿童用药 , 不要用水杨酸类和磷霉素类药物退热 。如果温度较高 , 可以两种退热药物交替吃 , 一般间隔4个小时左右 。吴松提醒 , 两种药物指的是化学名不同的两类药物 , 而不能看商品名 。以对乙酰氨基酚类的退热药为例 , 市场上就有数十种药物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 甚至VC银翘片等中成药中也含有这种成分 , 很容易过量使用 , 甚至中毒 。
家长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成分和药物化学名 。
吴松提醒家长 ,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给孩子退热 , 家长一定要勤量孩子体温 。如果半个小时后仍没有退热迹象 , 就要赶紧到医院治疗 。
不要选择煎服的汤药
王潇: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医生 女儿:瑶瑶 2岁
王潇解释 , 感冒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的 。如果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感染感冒病毒后引发咳嗽、打喷嚏 , 在附近的孩子如果抵抗力差 , 通过握手和飞沫传播就比较容易传染上感冒 。那么 , 如何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少感冒?王潇建议家长 , 对于体质较弱的孩子 , 尽量选在春季入园 , 这个时候的天气不冷不热 , 比较适宜孩子保持健康 。孩子在刚上幼儿园时 , 建议家长只让孩子上半天 , 吃了午饭回家 。
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情绪的放松 , 让他逐渐接受幼儿园外 , 也可减少午睡时的交叉感染 , 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比较有利 。孩子饭前、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 从幼儿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洗手 。在寒冷天气 , 要让孩子多接触冷空气 , 哪怕一天一个小时也会增强孩子对冷环境的适应能力 。经常把孩子的被褥在太阳下晒一晒 ,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把被褥里的病菌杀死 , 除水分湿气 , 这对预防感冒很有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