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7大皮肤问题( 二 )


妈妈这样做:
1. 可用棉球蘸上婴儿油或经沸腾后放凉了的食用油,涂在有痂块的部位,保持数小时,使痂块软化后,用梳子轻轻梳理宝宝的头发使之剥落,最后用婴儿洗发精给宝宝洗头 。如果头皮垢比较厚,一次可能清洗不干净,要重复几次 。
2. 不可强行清除,否则可能损伤宝宝头皮,导致感染 。
3. 有些头皮垢很难清洗干净,或清洗后又长出来,可能宝宝患了脂溢性皮炎,应带宝宝到医院皮肤科请医生诊治 。
湿疹
一般好发于头面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甚至可波及全身 。患处皮肤首先出现小米粒大小的、密集的红色疙瘩,随后出现黄色、半透明的黏稠渗出液,而后结成黄痂 。可伴瘙痒,常反复不愈 。宝宝饮食不当、接触丝织或人造纤维以及某些外用药物,或对宝宝护理不当均可引起湿疹 。宝宝常因瘙痒而烦躁不安,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有时因宝宝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
妈妈这样做:
1. 症状轻微时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涂一些婴儿用护肤霜(如郁美净)即可,但是症状较重时,出现破溃并影响宝宝睡眠时就需要看医生了 。
2. 家长不要随意给宝宝涂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
3. 用温水给宝宝洗脸,不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 。
4. 宝宝的衣物、枕头、被褥均要用浅色的纯棉布制做,经常换洗 。
5. 剪短宝宝的手指甲,避免宝宝搔抓皮肤 。
6. 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妈妈应忌食辣椒、葱、蒜、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果妈妈食用某种食品时宝宝的湿疹加重了,妈妈就要暂停食用该食品 。
痱子
由于宝宝出汗后,汗液排泄不通畅,汗液储留于皮内引起汗腺周围发炎,就形成了痱子 。新生宝宝汗腺不发达,体温调节能力差,最容易长痱子 。
根据不同部位的汗腺和导管闭塞情况,痱子分为晶痱(俗称白痱子)、红痱子、脓痱子(痱毒)三种类型 。
白痱子为细小透明的小水泡,颜色发白 。
一般不痛不痒,无明显不适症状,新生宝宝身上多为白痱子 。
红痱子为皮肤表面长出的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以脸、颈、胸及皮肤皱折处为多 。伴有明显痒感和灼热感,汗液浸湿有刺痛感,患儿常表现为用手搔抓、烦躁不安、哭闹不停 。
脓痱子被细菌感染后,在顶端出现黄色脓头,即为脓痱子 。可伴有发热、局部疼痛症状,严重者还可引起败血症、肾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
妈妈这样做:
1. 白痱子无须特殊处理,1~2天后可自行吸收,在皮肤留下少许白色糠状鳞屑,几天后可恢复正常 。红痱子要保持患处皮肤清洁,洗浴后可扑上痱子粉或涂炉甘石洗剂 。脓痱子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2. 新生儿居室既应注意保暖又不能过热,居室应通风凉爽 。
3. 保持宝宝皮肤清洁 。出汗多时及时擦去,保持皮肤的干爽 。
4. 给宝宝穿用薄棉布做的衣服,衣着不宜过厚 。
5. 宝宝睡觉时要常换姿势,避免皮肤受压过久而影响汗腺分泌 。
尿布疹
宝宝阴部、臀部等尿布包裹处的皮肤上有红斑、红色斑点状疹子,这就是尿布疹 。尿布疹可向外延及大腿内侧或腹壁等处,严重者可能溃烂流水 。宝宝出现尿布疹主要是的大小便后没有及时擦洗干净,由于尿液中含有尿酸盐,粪便中含有吲哚等多种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持续刺激皮肤,加上新生宝宝的皮肤娇嫩,就发生了尿布疹 。有些尿布肥皂水没有冲洗干净,也可以刺激宝宝的皮肤,引起尿布疹 。
尿布疹造成宝宝疼痛,使宝宝爱哭闹、烦躁不安、睡不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