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及早发现是关键


【小儿脑瘫:及早发现是关键】7岁男孩小杰每次上体育课时 , 总被同班的小朋友嘲笑 。因为每次跑步 , 他总是同手同脚 , 立正时右脚不能着地 。更恼人的是 , 夏天穿短裤时 , 他的右小腿明显比左小腿瘦小 。和其他健康的小朋友相比 , 小杰总感觉自己好像有些不妥 , 他变得郁郁寡欢 。看着宝贝儿子日渐消瘦的小脸蛋 , 小杰的双亲这才想到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 结果发现小杰患的是痉挛性脑瘫 。
“如果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治疗 , 治愈率会更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主任燕铁斌教授说 , 尽管现在小杰经过治疗已可以让不能着地的右脚慢慢着地 , 但始终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期 。对脑瘫患儿的家长而言 , 这是一个教训 。
半岁内是治疗关键期
脑瘫就是脑性瘫痪 , 是患儿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脑受到非进行性外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目前中国约有500万以上脑瘫患儿 , 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千分之三 。其中 , 最为常见和典型的就是痉挛性脑瘫 , 通常表现为手足颤动、关节不灵活、走路不稳、呈机器人步态 。
燕铁斌教授说 , 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 , 出生后6个月内大脑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 , 如此时进行早期干预 , 效果显著 , 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 。
6个月以前是脑瘫儿治疗的关键期 , 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 , 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 发现异常应及时看医生 。
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脑瘫
小儿脑瘫在新生儿期(出生28天以内)一般没有明显表现 , 但如果父母注意观察 , 有些迹象还是可早期发现的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有与人互动的能力 , 会追随大人说话或微笑 , 会用哭叫唤起大人的注意 。触觉很灵敏 , 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 , 触之即有反应 。而脑瘫新生儿反应性很差 , 动作明显减少 , 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 , 经常出现呛奶 。
到了婴儿期(从出生28天到1周岁) , 随着小儿生长发育速度加快 , 脑瘫的许多症状会陆续表现出来 。最容易发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 , 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异常姿势或动作 , 有的孩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等表现 。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 , 叫做“二抬四翻六会坐 , 七滚八爬周(岁)会走” , 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 。而脑瘫婴儿运动发育落后 , 不能达到相应月龄孩子具备的能力 。
肌张力及姿势异常 , 如大腿外展困难 , 膝部屈曲不易伸直 , 两腿交叉呈剪刀状 , 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 。主动运动少 , 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 , 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等等 。
一旦发现小儿有异常 , 父母千万不要拖延 , 一定抓紧治疗和训练 。脑瘫患儿经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后 , 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燕铁斌特别强调 , 家庭康复训练也是脑瘫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
Tips:做好孕期保健
做好孕期保健 , 这是预防脑瘫发生的重要一步 , 孕妇应尽量远离有害物 , 如烟、酒、宠物(如猫可能带有弓形虫)、毒物等 。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不可随便用药 , 即使必须用药时也应先咨询医生后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