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早发现早手术可根治


在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院址在焦作市内)心外科医生办公室,心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杜虹关于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的介绍让采访人员吃了一惊 。她说,世界上先心病的种类有3000多种,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
所谓先心病,就是婴儿一生下来就有的心脏病,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胎里带” 。心脏分为心室和心房,如果心室上有个洞,就叫室间隔缺损;如果心房上有个洞,就叫房间隔缺损;如果合并有好几种心脏畸形,就叫复杂先心病 。杜虹说,有些先心病患儿的家长四处寻找治疗药物,试图治好疾病,这种做法不可取 。现代医学证明,药物不能彻底治疗先心病 。
早发现疾病,通过手术,把心脏的畸形矫正至正常,是治疗先心病的最好方法,也是根治性方法 。
预防先心病从孕前开始
我国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7个是先心病患儿,目前全国有先心病患者约400万,每年仅可救治5万~7万,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么多先心病患者呢?
先心病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但总体来说,大致分两大类,即内因和外因 。内因即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外因中较重要的因素为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 。怀孕最初的3个月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先心病形成的高发期,孕妇应提高警惕 。有些准妈妈在孕初期没有察觉到已经怀孕,服用了一些药物或接受了X光照射,胎儿可能因此患上先心病 。
杜虹在接诊中发现,真正找到确切引发先心病病因的病例并不多,由此可见先心病的病因是多发性的,所以预防就格外重要,预防先心病应从孕前及孕期开始,全方位入手 。
孕前保健很重要,想要宝宝的夫妇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比如射线),适量补充叶酸;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6个月后再怀孕;农村女性怀孕前后,不要接触农药,尽量少到刚喷洒过农药的田地干活 。
早发现早手术术后就是好“心”人
先心病患儿重在早发现早手术,如果症状不复杂,多数患儿可通过手术成为好“心”人,对寿命也不会有影响 。如果发现较晚,患者会出现肺动脉高压,这就给手术带来较大风险甚至失去手术机会 。即使手术成功,术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影响患儿寿命 。
如果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或者出生时有过窒息,经抢救后发现面色青紫,应考虑有先心病的可能 。婴儿经常感冒,呼吸道和肺部反复感染、喂奶困难、呼吸急促、发育迟缓、消瘦、多汗都是先心病的可疑症状,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
排查先心病的方法很简单,到医院做胸部拍片、心电图和彩超即可确诊 。
一般情况下,有严重先心病的患儿在1岁内就可表现出症状,如果到了3岁还未表现明显先心症状,即使有先心病,也是轻微的 。先心病的治疗原则是越早越好,对于影响生命的复杂先心病,大夫建议一发现就做手术 。对于不影响生命的先心病,大夫会根据患儿体重确定手术时间,患儿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每3个月带患儿到医院复诊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室间隔缺损小于5毫米的,2岁内有望自动闭合,可考虑缓缓再做手术 。
居家护理患儿家长须注意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出了问题,将直接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多数先心病患儿的身体发育迟缓、体力不足,且极易感冒,感冒后又不好治疗,所以患儿在做根治手术前,家庭护理极为重要 。
较复杂的先心病患儿吸奶时容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易呕吐和大量出汗,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少患儿体力消耗 。家长应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防止剧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