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损伤后的恢复措施( 二 )


训练技巧:要训练孩子5方面认知技能
【儿童脑损伤后的恢复措施】运动训练:牟翔强调,只有当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能力时,才能很好地开始感觉、语言、心理、智力的训练,躯干控制能力需要通过运动来提高,而运动训练需按运动发育规律从头学起 。“幼儿的行走需要经过三翻六坐八爬的阶段,对于有脑损伤的小孩来说依然要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训练 。”牟翔说,运动训练需按运动发育规律从头学起,经历翻身→坐→坐位平衡→站立→站立平衡→步行或卧位抬腿→翻身→爬→膝跪立→跪立平衡→站立→站立平衡→步行这样一个过程 。
在患者功能和肌力有所恢复的情况下,可进行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患者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包括运动、感觉、智能、心理、社交方面等5个方面 。
医生建议:牟翔建议父母要从以上这5个方面通过料理日常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教孩子穿脱衣服、系扣子、鞋带等之类较复杂、精细的动作以恢复运动能力;给孩子颜色、声音等的刺激来恢复感觉;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的身心等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达到生活自理,为其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
多说话培养患儿语言能力
很多脑损伤儿童的语言表现迟滞,也许他能看懂别人的面部表情,但却难以表达 。父母与患儿相处时间最长,接触也最密切,亦是最早的启蒙教师,若能及早并且正确地给予各种基本训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如何培养脑损伤患儿的语言能力,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焦富勇给出了几点意见 。首先,和孩子说话时,父母和孩子都要保持正确姿势 。父母要看着孩子眼睛说话,同时保持与孩子眼睛的相近高度,如果从过高位置对着患儿讲话,会使其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由于脑损伤儿童的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 。
在练习发音时,常常会引起面部表情异常甚至会全身抽动,导致呼吸、发音受到影响,对于低肌张力的脑损伤儿童,他们往往低着头、弯着背,这样口腔无法充分地打开,胸腔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就很难发音 。因此脑损伤儿童全身状态能得到有效控制是语言训练的前提 。
其次,要多和孩子说话,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 。焦富勇说,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和患儿讲话得不到回应而丧失信心,不论患儿懂不懂,都要多跟患儿说话交流,在说话时尽量保持微笑,尽量通过简单的游戏来训练孩子的发声,以引起孩子对训练的兴趣 。多让孩子和同龄的小朋友对话,但是不要单独把孩子放在人群中,以免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给孩子树立学说话的信心,利用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鼓励其发声、说话的积极性 。
焦富勇指出,在脑损伤初期,语言障碍是最容易恢复的,此时开展语言训练效果最好,家长不要只重视运动的恢复,应该在运动训练的同时就辅之以语言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