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呵护“早到的天使”


如何呵护“早到的天使”

文章插图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小天使”就此诞生 。可有些小生命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早早来到这个世界 。我们平日提到的十月怀胎,指的是40周的孕期;若小宝宝是在未满37周的孕期就降生的,医学上称为早产儿 。
一般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不满2500克,由于他们出生时,身体的各种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在体外生活的能力较弱,抵抗感染的能力也很差,所以往往存活率较低 。在我国,早产大约占到全部分娩总数的5%~1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在宫内易被感染,其死亡率约为12.7%~20.8% 。目前,早产是新生儿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现在许多医院专设了早产儿监护室,可以为早产宝宝提供更科学、更安全的特殊护理 。早产儿监护室在足月儿室条件的基础上,配备了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等设备,能够对宝宝进行特殊监护 。同时,还有固定的工作人员为其进行护理工作,并及时地实施诊断和治疗 。相对于普通的足月儿室,这里还制定了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宝宝不会发生细菌感染 。
这种特殊的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手段,能为新手爸妈们省去不少后顾之忧 。
早产儿由于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胎龄越短,越不成熟),难以适应子宫内外环境的骤然变化,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早产儿从母体得到的营养储备不足,皮肤屏障功能差,体内免疫功能更差,生活能力低下 。而大脑发育不全则是早产儿体弱多病的原因所在,比如,体温调节中枢能力差,皮下脂肪少,早产儿很容易散失体温而发生硬肿症,而穿盖多了,又因汗腺发育不好,出汗不畅而发热,体温不稳定就影响生长和活动 。
又比如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常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平时哭声弱,体内供氧不足,特别在喂奶后、大便后常见到口鼻周围明显发青,如有一些黏液或奶液滞留在气管内,他不能咳出,易导致窒息和肺炎 。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反射差,易引起呛奶、吐奶,也容易导致肺炎发生 。还有早产儿的肝功能低下,黄疸时间比足月儿持续时间长,生理体重下降后回升的时间也比足月儿长 。
抗病能力差,任何细菌病毒对早产儿都是危险因素 。但早产儿到一岁时大多数都能赶上足月儿,所以,早产的宝宝在一岁之内必须加强营养,积极防病,父母要细心耐心地护理,为宝宝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监护室 。
保温 。室温在24℃~26℃,或放进早产儿保育箱内,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 。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 。
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 。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 。
喂养和添加营养素 。喂奶量从少量到足量,如有吞咽动作,生后2小时即可喂之 。可先给5%温葡萄糖水少许,再给配方奶粉,如有母奶,可用吸奶器吸出,放入消毒过的盛器内,用滴管慢慢滴入早产儿口内 。天天称体重,每天依照食量的多少和大便情况调整奶量,如果家长能喂养好,到一岁时其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五倍半或更多 。
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由于早产儿储备不足,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是母乳喂养,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