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需防小儿气管异物伤害


春节需防小儿气管异物伤害

文章插图
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幸福的日子 。但如果不多加健康防护,春节也是心脑血管病、胃肠道疾病等发作的高峰期 。
1月12日,采访人员在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采访时了解到,每年的春节期间急诊科门诊量每天都在300多人,比平时明显增多 。而心脏病、高血压、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急性胰腺炎、醉酒、气管异物、外伤等,成为春节期间最多发的疾病 。
2012年龙年春节临近,河北医大二院急诊科副主任高恒波提醒公众,为过一个健康的春节,不让疾病破坏节日的喜庆气氛,大家一定要增强节日防病保健意识,预防为先,保持规律生活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在进行必要的自救同时,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突袭”
据高恒波介绍,每年春节期间收治的心脑血管病人中,既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老年人,也有平时看似健康的中青年 。分析其中原因,高恒波认为,春节期间应酬多,喝酒机会多,每顿进食量多,而且饮食往往较油腻,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较多 。过量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导致局部组织的供血不足而发病 。
“心脑血管病人饿点不怕,就怕吃撑了 。”高恒波解释说,因为短期内进食大量油腻脂质食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突然增高,增加心脏负担 。有的年轻人仗着年轻,往往多喝上几杯,但大量饮酒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极易诱发心梗、脑梗发作 。临床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喝出问题的 。另外,春节期间,人们的情绪变化波动较大 。
尤其是老年人,情绪容易起伏不定 。而大喜大悲的情绪对心脑血管病人是一种有害刺激,极易引起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引起疾病发作 。
还有一个因素是不少人忙着采购年货,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再加上单位年底工作也比较忙,体力透支过大,得不到充分休息,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也容易诱发原有疾病 。
专家忠告:春节期间,人们平日的生活规律往往被打乱 。但尽量还是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在饮食上注意节制,心脑血管病人仍然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食谷物粗粮,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饮白开水 。另外,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适当运动也很重要 。在此基础上,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备好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等 。其他正在服用的药物要坚持服用,不能因过节而停药 。
健康的人也不能大意,有了胸痛、心慌、头晕等不适不能忍一忍、挺一挺,应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 。如果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应保持冷静,不要乱搬动病人,应将患者头放到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窒息,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
猛吃猛喝招致急性胰腺炎
“每年春节期间,急性胰腺炎患者都不少,急性胰腺炎是吃喝出来的病 。”高恒波说,胰腺是人体极为重要的腺体器官,它既有分泌胰岛素的内分泌功能,又有分泌胰液的外分泌功能,胰腺炎是一种因消化酶异常引起自身胰腺被消化导致的炎症 。临床上胰腺炎患者很大一部分是由胆结石等疾病引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过量饮酒、暴饮暴食而导致的高脂性胰腺炎患者有上升趋势 。
急诊中常见不少患者都是一次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喝酒过量刺激胰液过度分泌,使大量胰液来不及流向十二指肠而滞留于胰管,导致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致胰导管破裂,使胰腺胰液自身消化,造成急性胰腺炎发作 。
专家忠告:春节期间,各种应酬聚会增多,人们一定要注意饮酒有度,不暴饮暴食,不一次摄入过多的大鱼大肉,同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严格限酒、劳逸结合 。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畸形等胆道疾病患者更应小心 。尽管急性胰腺炎和其他胃病有相似的症状,如呕吐、腹痛等,但也有它的典型症状,如常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生上腹剧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腹痛部位主要在上腹正中或稍偏左,弯腰或前倾时疼痛可减轻,仰卧时加重;呕吐频繁,一旦发现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需立即就医,如果抢救及时,病人康复的希望较大,延误病情可能发展为坏死出血型胰腺炎,则会出现休克或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