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疫苗效果“打折”原因


明明打了某种疫苗,怎么孩子还是得了病?这样的困惑,你是否也有过?
【找找疫苗效果“打折”原因】找找疫苗效果“打折”的原因
给孩子接种疫苗是为了避免孩子生病,可是,有些孩子却在接种疫苗以后还是得病了,是不是有些想不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疫苗“打折”的原因吧 。
有效率并非100%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疫苗能达到100%的有效率,也就是说,没有一种疫苗能够保证接种以后就一定能让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并具有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 。现在常规接种的疫苗,其有效率大约都在90%~98% 。如麻疹疫苗一次接种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8%,如果再重复接种一次,有效保护率可以达到99% 。尽管如此,仍然有1%~2%的孩子,对接种的麻疹就是没有反应,至于其中的原因,现在仍不清楚 。
这些对疫苗没有反应的孩子,由于体内缺乏相应的抗体,在接触到疾病病原体以后,就可能生病 。
时机不对
很多疫苗不是打一针就能见效,需要反复接种好几次 。因为灭活疫苗往往需要通过多次接种才能让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而且由灭活疫苗所激发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因此,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还需要再次加强接种,以再次提升体内的抗体水平 。而减毒活疫苗虽然接种一次就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长久的免疫力,但免疫力的产生也需要一定时间,接种至少1个月以上才能真正起作用 。
如果孩子在刚接种减毒活疫苗后,或灭活疫苗的全程接种还没有完成时,或刚好在体内抗体水平下降需要再次加强接种之前,接触到了疾病病原体,就有可能因体内抗体数量不足,难以抵抗疾病病原体而得病 。
受到干扰
接种的减毒活疫苗对孩子血液中的抗体十分敏感,如果在接种减毒活疫苗前后使用了含抗体的血液制品,会严重干扰其正常发挥作用,难以达到保护孩子免于疾病的目的 。比如婴儿出生时,体内存留着来自母亲的抗体 。如果过早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或其他的减毒活疫苗,这些抗体就会直接杀死活疫苗,从而接种疫苗的功效完全消失或大打折扣 。
而在接种减毒活疫苗之前的三个月以内,或在接种后的两周以内,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或者使用了其他一些血液制品,其中的抗体也直接抑制了减毒活疫苗的作用,致使接种无效 。
保管不善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因疫苗保管不慎致使疫苗免疫活性不足,影响接种效果 。如麻疹病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必须一直保证这些活疫苗的免疫活性,接种后能在人体内复制而刺激产生抗体 。在疫苗生产出厂后的运输、保存、分发直到使用前,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使疫苗失效或活性受损失,从而造成接种以后所激发的免疫力不足以抵抗疾病的侵袭 。
剂量不足
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一些人为原因,也会导致效果不佳,比如宝宝吐出了部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疫苗注射时没有给予规定剂量,注射时有液体溢出,注射部位不正确等,都可能使疫苗的效果大大降低 。
相关链接
怎样知道接种疫苗后是否有效
知道了各种原因会导致孩子接种疫苗后仍然生病,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忧虑:孩子接种的疫苗有效吗?怎样才能知道疫苗接种有效?
如果有必要,完全可以监测出孩子血液中是否有某种特殊抗体,以及这种抗体的水平,从而确定孩子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 。如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增加,可以查出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是否为阳性,或直接测定乙肝表面抗体抗原的浓度 。但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医生才会推荐这样的检查,如乙肝大三阳父母的孩子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好检查抗体,确认接种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