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罗sir
当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 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相结合 , 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教育 , 我一直都认为是我们这代人所深受约束性的东西 。 说到底 , 我们也许永远都在追问这样一个问题 , 什么才是教育?或者说 , 教育到底能够为我们带来的实质性东西 , 究竟是什么?
我们对教育 , 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这个问题 , 我始终认为难以回答 。
文章图片
就如同有的孩子学费一期上万 , 但有的孩子一期学费几百一样;教育的标准 , 对于不同收入 , 不同阶层的人来说 , 教育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
对于有的父母而言 , 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 能够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对于有的父母来说 , 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考上一所大学 , 更是培养孩子的品质、特质 , 具备其成为某个特定行业成功者的品性 。
教育是让人变得更好的一种可能性 。
只不过对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 , 这种可能性会小许多 , 且对可能性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
文章图片
前几天我在某公众号看到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 。
这篇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批企业家们 , 例如马云、任正非、雷军、曹德旺等一批知名企业家的“发家史” 。
一共有22位超级富豪 , 其中精英家庭出身的就有17位 , 占比77%;而其中工农家庭出身的企业家们 , 只有5位 , 占比23% 。
其中 , 农民家庭出身的 , 更是只有两位 。 而考虑到中国农民的巨大基数 , 这个比例更是少得可怜 。
换句话说 , 寒门是真的难以出贵子 。 这对应到现实中的情况是 , 大量的中国普通家庭 , 对于“向上”这件事 , 是几乎没有什么前路的 。
文章图片
有趣的是 , 前几天我也正好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出身在农村 , 父母不能给你的事业带来任何帮助 , 你还会心存感恩吗?”
大部分人的回答无非都是 , 父母是生你养你的人 , 光是养你长大成人 , 仅这一点 , 你就应该心怀感恩 。
没错 , 这样的基调 , 我也是十分认同的 。 但我认为就这个问题 , 我们还可以考虑的更深一点 。 作为子女 , 我们已经无力改变我们目前的环境这一事实 , 但作为父母 , 我们能否去改变自己的孩子?
换句话说 , 我们应不应该朝着给我们的子女带来事业上的帮助 , 这一点去努力?
既为父母 , 过去的教育观念就不能跟今天的教育观念相提并论;过去大家都一穷二白 , 没几个上过大学受过教育的人 , 那时候“吃饱”是教育的基准 。 但现在的教育 , 早就不应该仅限于“吃饱”这件事了 , 教育更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在社会之中不迷失 , 不彷徨 。
这种新的教育方式 , 是许多中产阶级口中的“精英教育” 。
文章图片
我思考的问题是 , 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 , 要想做到“精英教育”的理念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 做得更好一些呢?
我认为这一点 , 是完全有可能做出改进的 。
上周 , 我表哥带着侄女过来玩 。 侄女只有十三岁 , 在读初二;学习成绩一般 , 但是是个资深的手机重度用户 。
侄女对手机依赖到了什么地步呢?有次我在家 , 发现她除了吃饭时间 , 整体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游戏 , 各种游戏 , 我见过的、没见过的 , 就那样玩一整天 。
- 孩子几岁可以配部手机?不是10岁也不是15岁,这个年龄正适合
- 买蛋糕边角料、带娃坐公交,养出自卑的孩子?别把娃想得那么脆弱
- 女儿国喝水让人怀孕的秘密:是雌雄抱在一起、死都不分开的寄生虫
- 孩子越管越叛逆?多半是家长没用对方法,不如试试“鱼缸法则”
- 男孩和女孩大脑有100多项不同之处,养娃需要“男女有别”
- 孩子手上长倒刺?别直接用手拔、用嘴咬,正确处理方法是这三种
- 曾经的“五道杠少年”和“不屑弟”如今怎样?一个王者、一个青铜
- 宝宝溢奶、吐奶和呛奶有何区别?原因和应对办法不同,重点是防护
-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不能盲目满足孩子要求,要适当拒绝有方法
-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影响真不少,遇到这种情况宝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