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打赏24800元!把手机当哄娃神器的父母,终将自食恶果

“好好写作业 , 写完了就给你玩手机 。 ”
1小时打赏24800元!把手机当哄娃神器的父母,终将自食恶果】“好好复习 , 考好了我就买个手机送给你 。 ”
“乖乖吃饭 , 等会儿我给你手机打游戏 。 ”
“别哭了 , 把手机拿去玩吧 , 算我怕你了 。 ”
“走 , 陪我出去逛一圈 , 回来就给你手机玩 。 ”
“只要能被评为三好学生 , 我马上就去给你买一个智能机 。 ”
“好好参加比赛 , 完事了我送你一个手机 。 ”
1小时打赏24800元!把手机当哄娃神器的父母,终将自食恶果
文章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 , 手机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父母最为神奇的哄娃装备 。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 , 家长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孩子懒散的时候 , 家长用手机激励孩子;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 家长用手机诱惑孩子 。 从表面上看 , 孩子受手机的诱惑越变越好 , 殊不知游戏上瘾、手机上瘾一旦爆发 , 家长可就束手无策了 。
充值游戏 , 打赏主播 , 这些屡见不鲜的桥段 , 总是在很多家庭上演 。 6月8日 , 重庆涪陵一个初一的男生 , 拿着妈妈的手机刷直播 , 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就打赏了主播两万四千八百元 。 男孩的爸爸是一个外卖小哥 , 每天都在努力跟时间赛跑 , 挣点辛苦钱 , 得知孩子这一行为后 , 一个大男人忍不住痛哭起来 。
类似的事件 , 隔三差五就会曝出 , 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了孩子们对手机或者游戏的痴迷呢?曦曦妈认为 , 作为父母的我们至少应该明白以下几点——
(1)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朋友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 , 在其中一个单元的测试题中 , 有一个题目是补充句子 , “妈妈_________最快乐 。 ”“爸爸_____________最快乐 。 ”孩子的答案是:“妈妈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最快乐 。 ”“爸爸打吃鸡游戏的时候最快乐 。 ”
朋友将此发到朋友圈 , 吐槽孩子坑爹坑妈的行为 。 但我看到的 , 却是一个不太健康的家庭氛围 。
1小时打赏24800元!把手机当哄娃神器的父母,终将自食恶果
文章图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也是孩子最为重要的人生导师 , 如果父母是一个对游戏十分痴迷的人 , 孩子自然就会以父母为榜样 , 对游戏格外关注;如果父母就是一个对手机无限依赖的人 , 孩子自然也会对手机有一种莫名的依赖感 。
良好的家庭氛围 ,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 。 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 更是每个父母应该肩负的责任 。 我时常告诫自己 , 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 , 我首先就得成为怎样的人 。
(2)对孩子的教育 , 要有底线 。
“不给他手机玩 , 他就在我旁边唧唧歪歪地 , 烦死人了 。 ”“不给他手机玩怎么行?我一说他 , 他就说他写完作业了啊!”“要玩就玩呗 , 反正明天也不上学 , 多晚都成!”为什么要给孩子玩手机?为何要毫无限制地给孩子玩手机?面对这样的提问 , 家长们总是有无数个理由说服自己 。 好像自己的理由越是冠冕堂皇 , 自己的罪恶感就越是得到了减少 。
每一个坏习惯的养成 , 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 。 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群体 , 一旦在手机用途上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 陷入游戏之中无法自拔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
爱孩子 , 我们一定要有底线 。 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做到零接触手机 , 但至少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 比如 , 我的女儿从来不会碰我的手机 , 但遇到她不太确定 , 且我也拿不准内容时 , 她就会告诉我:“妈妈 , 我们在手机上查阅一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