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发病率高、涉及人群广、致病危险因素复杂、后果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 , 被公认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 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 。最近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哈医大附属二院风湿病科与老年病科聂英坤、朱秀英二位教授鲜明地指出 , 若想预防骨质疏松 , 必须从儿童期抓起 , 并贯穿人的一生 。
骨质疏松的发生
常常是悄无声息的
年轻时的马阿姨苗条漂亮 , 1.70米的身材让女伴们羡慕不已 。进入花甲之年后 , 老人时常感到肢体酸胀、腿脚无力 , 个头也矮了10厘米 。谁也想不到马阿姨身高大幅度“缩水”的原因 , 竟然是骨质疏松“捣的鬼” 。
聂英坤介绍说 ,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 , 伴有骨脆性增加 , 易于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之所以被称为“无声杀手” , 是因为人们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 , 而且早期无预警信号 , 临床也没有明显症状 , 等到妇女绝经或中老年人感觉腰酸背痛、腰弯背驼、身高降低时 , 大家都认为是自然发展规律 , 没啥奇怪的 。
即便有人联想到是骨质疏松在“作祟” , 也不会像对待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或恶性肿瘤那样加以重视 。事实上 , 50岁以上妇女因骨质疏松而致的各种骨折为40% , 比乳腺癌9%、心血管病4%的发病率高得多 。其中 , 发生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老年人 , 约有15%~20%在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 , 存活者中仍有半数以上留有残疾 , 生活不能自理 。
哪些高危人群
需要格外保护好骨骼
朱秀英指出 , 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绝经后妇女以及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
内分泌疾病 , 如糖尿病、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肢端肥大症等;血液系统疾病 , 如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病等;肝肾疾病 , 如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和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等;其他疾病 , 如吸收不良综合征、骨软化症、脊柱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此外 , 长期服用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鲁米那、苯妥英钠、制酸剂、利尿剂、抗凝剂、甲状腺素等药物的人 , 也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症的“纠缠” 。
对上述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 要高度重视和特别关心 , 采取骨保护措施 。可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个体差异 , 给予不同的防治办法 , 有条件时对他们定期做骨密度测定 , 依据骨矿物质丢失的量和丢失速度 , 予以补充钙和维生素D , 以及适量的雌激素替代治疗 。同时 , 对这部分中老年人来说 , 定期体检至关重要 , 若早期发现相关疾病就可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 避免连累到骨骼 。
预防骨质疏松症
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尽管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病 , 但这仅仅是指此病的发病期处于人的中老年阶段 , 其相关病因从儿童时期就已经潜伏了 。”聂英坤指出 , 一生中任何时期营养状况不良、缺乏体育锻炼 , 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 。儿童期和青春期是骨发育的关键阶段 , 大约在20岁以前能获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 , 30岁骨量达最高值 , 称之为“骨峰值” 。
- 炎炎夏日,宝宝户外要“防晒”
- 提示:小儿便秘重在预防
- 如何预防儿童意外烫伤
- 预防孩子患龋齿的几种食物
- 吃生蒜可预防儿童流脑
- 防宝宝便秘的聪明法则
- 春暖花开时如何防花粉过敏
- 慎防儿童“节日病”
- 戴口罩不利于预防感冒
- 防小儿蛔虫病需做到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