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李阔|为什么孩子的这些“小动作”家长们都没有在意?


儿科专家李阔|为什么孩子的这些“小动作”家长们都没有在意?
文章图片
儿科专家李阔|为什么孩子的这些“小动作”家长们都没有在意?

【儿科专家李阔|为什么孩子的这些“小动作”家长们都没有在意?】孩子总喜欢眨眼睛、噘嘴巴“小动作”没完没了 , 感冒好了 , 还总是清嗓子当心:这是病 , 得治!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控制不住做“鬼脸” , 要考虑可能是抽动症 。
病初 , 不少家长和医生往往忽略 , 误以为是眼病、喉病而看五官科 , 延误了病情;也有的家长认为这些动作只是“坏习惯” , 待孩子长大自然痊愈;还有的家长或医生把这种抽动症和“小儿多动症”混为一谈 。 这都是错误的 。
儿童抽动症的“、学名”叫抽动障碍 , 男孩略多于女孩 , 学龄期儿童较多 。 是以身体的肌肉群出现不自主的、重复的、无目的快速收缩以及发声抽动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 常见的表现有眨眼睛、耸鼻子、歪嘴巴、噘嘴 , 或是不停地清嗓子、发出咕噜声或鸟叫声等 。
他们可能出现强迫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愤怒发作等 , 需要及早积极治疗 。 家长可能觉得孩子挤眉弄眼、抽鼻子、张嘴点头、发出奇怪声音、大发脾气只是小毛病 , 都是小事情 , 慢慢督促孩子改正就好了 。
有时抽动症的孩子会被同学嘲笑 , 导致自卑 , 时间越长 , 孩子会变得越孤独 , 不愿与他人交往 , 甚至产生报复、敌视心理 。 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注意力涣散 , 频繁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 ,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 影响课堂秩序 , 逐步厌学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社交和人际交往的规模逐渐扩大 。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特别是如果抽动症没有得到控制 , 就会出现自卑感 。 社会畏缩 , 行为不成熟 , 沟通困难 , 口吃等问题 ,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 , 还可能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发育 。
但是提醒大家 , 如果孩子的这些行为已经持续挺久了 , 有可能跟抽动症有关系 。 如果孩子病情持续已经超过一年了 , 那么病情可能比较严重 , 要立刻就医 。 由于症状类似 , 很多人把抽动症和多动症联系在一起 , 其实二者有相似之处 , 但是又有不同 。 得了抽动症的孩子 , 可能会并发多动症 , 但是得了多动症的孩子是很少有抽动现象的 。
如果家有抽动症患儿 , 家长不要总想着提醒他们改正 , 可能适得其反 。 建议家长要保持放松的情绪 , 不要总是想着提醒、纠正甚至责罚孩子 , 提倡陪伴 , 引导及鼓励 , 多与同龄孩子相处交流 。
多进行户外锻炼 , 可以放松、稳定情绪 , 从而减轻抽动 , 减少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等不良刺激也是治疗的必要辅助 。 家长要多多关爱孩子 , 和孩子多沟通交流 , 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