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分不清白天黑夜,昼夜节律发展有6个阶段,这3个错误要避开

每个妈妈都在生娃之前都不曾想过 , 原来让宝宝安睡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 尤其是新手妈妈 , 刚经历完生产 , 身体和精神都很虚弱 , 想要好好睡觉却难以实现 , 妈妈们很不明白 , 为什么宝宝晚上不能睡的时间长一点 , 不要频繁醒来?
于是 , 为了能让宝宝夜间睡得时间长一点 , 醒来的次数少一点 , 有的家长根据自己的睡眠经验想了一个办法 , 让宝宝白天少睡一点 , 晚上就能因为困顿睡得长一些 , 那如何让宝宝白天少睡一点呢?使劲逗宝宝玩呗 , 不让他睡觉 。
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 会破坏宝宝昼夜节律的发展规律 。
新生儿分不清白天黑夜,昼夜节律发展有6个阶段,这3个错误要避开
文章图片
宝宝不是一出生就有昼夜节律 , 它需要时间来发展
昼夜节律是睡眠形成规律的一个重要条件 , 我们人体的昼夜节律遵循自然规律 , 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 每24小时就会重置一次 , 重置的目的就是要匹配地球的光周期 。
正是因为有这个神奇的内在生物钟 , 我们才能做到在白天清醒、精神的工作 , 到了晚上就会犯困、主动去睡觉 。
昼夜节律是如何做到调整清醒、睡眠这两种状态的呢?
第一步:光线的明暗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的松果体
第二步:松果体根据接受到的光线信号 , 决定是否分泌褪黑激素 , 如果我们身处黑暗中 , 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增多 , 我们就会开始犯困 , 如果我们身处光亮之中 , 就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 我们就会保持清醒 。
可以说 , 昼夜节律是醒来与入睡的定时开关 。
新生儿分不清白天黑夜,昼夜节律发展有6个阶段,这3个错误要避开
文章图片
但是这个开关不是孩子出厂自带的 , 而是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才能安装妥当并投入使用:
1、妈妈怀孕期间 , 宝宝对昼夜的感知来源于母体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 , 是没有自己的生物钟的 , 也不能分泌褪黑激素 , 但他们依然能感知白天黑夜 , 这是因为母体用脐带将自己的褪黑激素传递给了宝宝 ,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 妈妈在孕期的睡眠作息是会影响到宝宝的睡眠作息的 。
如果妈妈喜欢白天睡大觉 , 晚上熬大夜 , 宝宝是会将这种作息规律同步到出生后的 。
2、宝宝出生时 , 失去了母体的褪黑激素供应
当宝宝出生的时候 , 脐带被剪断了 , 妈妈血液中的褪黑激素就不能传递给宝宝了 , 宝宝自己也不能分泌褪黑激素 ,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是不分白天黑夜的睡觉 , 什么时候醒 , 什么时候睡 , 基本没什么规律可言 , 这一觉睡了2小时 , 下一觉可能40分钟就醒了 。
3、宝宝出生后1-6周 , 建立了体温的昼夜节律
出生第一周的宝宝 , 体温变化的昼夜节律开始形成 , 这是其生物钟建立的第一步 , 为了获得良好的睡眠觉醒节律 , 你的宝宝首先需要建立体温的昼夜节律------《神奇的飞跃周》
我们睡着、醒来的时候 , 身体的很多机能都会发生变化 , 这些变化都属于昼夜节律的范围 , 比如体温变化 , 体温升高(白天)的时候 , 我们会感觉清醒 , 体温下降(夜晚)的时候 , 我们会感觉到疲倦、犯困 。
新生儿分不清白天黑夜,昼夜节律发展有6个阶段,这3个错误要避开
文章图片
4、宝宝出生后2个月 , 初步形成昼夜节律
相比较第一个月 , 第2个月的宝宝的清醒、犯困的信号就清晰得多了 , 睡眠也有了一定的规律可循 , 白天清醒的时间也比第一个月变长了 。
5、宝宝出生后3-4个月 , 睡眠规律更加清晰稳定
到了第三个月 , 睡眠时长逐渐向夜间靠拢 , 白天睡得越来越少 , 并且白天小觉的次数也比较固定了 , 大概在3-5次之间 , 睡眠也相对规律了很多 , 新手父母也很少出现抓不住宝宝睡眠信号 , 一团混乱的情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