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一场诡异灾难几乎席卷整个世界

科学家早就提出,近代的全球温度相较于古代而言是更为暖和的 。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气象名词——暖冬 。然而在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中国的气候曾经十分寒冷,这段时期在史料上的记载集中于15-17世纪,被史学家称为“明清小冰期” 。

500多年前,一场诡异灾难几乎席卷整个世界

文章插图
有些学者将这段时期又分为三个小冰河期 。这三个阶段大致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1458年(明天顺二年)至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第二阶段: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至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第三阶段: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80年(清光绪六年) 。
在上述的第一个小冰河期,公元1512年,即明正德七年,冬季并不算严寒的江淮地区发生大风雪 。据载,洞庭湖一带结冰厚达一尺 。三年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7月,现在河北省廊坊市的文安一带,史料称当地曾形成高达五丈的冰柱 。一丈约等于3.33米,五丈就大约有16米 。虽然河北的冬天向来比较寒冷,但是在7月出现这种情况,不由令人乍舌 。当时寒冷的程度大概就如同汉代《别诗·童童孤生柳》中所描述的:“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
明代气候继宋元之后,不仅更加寒冷,并且比元代更加干旱 。中国近代科学家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曾提到:“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其导致了明朝连年饥荒、起义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以说,这也是明朝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之一 。
时间再往后推进,这种情况并未得到改善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的冬天在史书上被记载为“大寒” 。这个“大寒”到底有多寒呢?长江封冻“匝月不解”,浙江嘉善地区冰天雪地,据传当时的河港冰厚三尺,人可以在河面行走 。当年12月,浙江绍兴积雪高达数尺,有半人高 。对于南方人而言,难得一见雪景 。然而专家表示,这种严寒程度的“雪景”,恐怕绝大多数南方人都“无福消受” 。
除了江南地区,气候更加温暖的西南地区,也曾经有史料记载严寒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有记载称贵州西部出现过40天大雪不停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也有记载说四川盆地大雪积雪达到三尺深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著名的春城昆明也曾大雪封城,水面结成薄冰 。
那么,明清时期气候如此异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气象学家和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后,给出了一些解释 。其中一种说法是,这个时期的“小冰期”的形成原因与冰河期类似,由于宇宙中行星位置的变化导致地球磁场发生改变,而引发了这一气候变化 。星体间的引力、宇宙射线、以及宇宙磁场等变化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地球 。在历史上对于星座变化的记载和预测,也是同样的证明 。还有学者认为,海洋环流以及大气变化也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
纵观全球气候变化历史,当然不只是中国出现过异常气候 。地理位置更接近北极圈的欧洲,也曾有一系列的气候变化 。在12世纪以前,北冰洋封冻期没有现在这么长,欧洲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让粮食产量丰盛 。连冰岛和格陵兰岛都可以大量种植粮食,渔业发达,斯堪的纳维亚、冰岛和格陵兰岛之间都可以通航 。
在全球范围内,“小冰期”气温骤变带来的寒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结冰的海面和风暴让北极圈内的国家饱受侵袭 。冰岛由于不通航,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畜牧业由于气温变冷而停止发展;原本富足的渔业资源由于鱼群迁徙也遭受重创 。这一时期,对人们而言灾荒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