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端午节说快乐还是安康( 二 )


2、食粽子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
3、沐兰汤
端午洗澡被称为兰汤沐浴 。又叫沐兰汤 。
端午沐浴就是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草药煮成汤,全家大小在端午的时候(最好是中午)洗澡 。兰汤沐浴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至于兰汤所用之“兰”,其实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今天医家常用之中草药佩兰 。在端午之时,以佩兰和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汤洗澡可祛邪避瘟,防痱止痒,治疗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4、挂艾草和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 。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
5、栓五色丝线
【2021端午节说快乐还是安康】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6、画额
画额,汉族习俗,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云可驱避毒虫 。中国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初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大热天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 。为此,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 。端午画额习俗以除瘟、驱邪、求吉祥而出现 。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
7、佩香囊
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
8、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
9、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明朝的一首诗歌,出自《荆楚岁时记》 。《饮菖蒲酒》诗为:“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10、饮雄黄酒
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 。
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