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端午节什么要吃粽子

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是很了解!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什么要吃粽子_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欢迎大家查阅!
【2021端午节什么要吃粽子】

2021端午节什么要吃粽子

文章插图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 。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50字(一)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 。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 。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 。
端午节的来历50字(二)
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
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端午节的来历50字(三)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处,令度尚为之立碑,又令其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
端午节的含义
含义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
含义二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
其他含义
1、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
2、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 。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