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预历史冷知识:同入武庙和文庙,知名度简直低的不像话!( 三 )


王濬受降,收了玉璧,烧了棺材,完成统一大业 。
吴国人非常痛恨杜预,恨到哪种程度呢?
杜预有大脖子病,吴国人就在狗脖子上套上水瓢——把杜预比喻成狗 。
吴国人为何如此痛恨他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整个灭吴一役,杜预所统共斩杀、俘虏吴国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省部级)官吏14人,郡守、将军一类的中级(厅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 。
后记
杜预继续镇守荆州,告诫部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一方面继续清剿不安定分子,一方面大力兴建水利,发展农业 。
即解决了长江洪涝问题,又改善了糟运 。
百姓大受其利,尊称其为“杜父” 。
歌谣唱道:“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
过了数年,杜预调到京城,半路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
杜预的知名度为什么相对不高?
不受追捧,原因应该是:
一,晋朝实在不给力,如能达到汉唐三分之二的高度,不要说杜预,开国的那些将领宰相肯定也是影视剧的宠儿 。
二,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布衣将相,平民喜欢;悲剧英雄,文人墨客喜欢 。而杜预出身关陇高门,一生文成武就,仕途坦荡,反倒是因为过于“完美”了 。
三,没什么可再说的了 。
【关于杜预历史冷知识:同入武庙和文庙,知名度简直低的不像话!】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师王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