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冷知识:晚清科考9个切片,甚是有趣!


科考取士 , 仍为清代选拔人才唯一途径 。
在清末 , 入仕虽然也有其他途径 , 但因限制极严 , 基本上“此路不通” , 通过其他途径混入官场的 , 也因“来路不正”而基本上升迁无望 。
即使是那些纳赀入仕(向官府输纳金钱谷粟以换取官位)者 , 也“率皆科举之士” , 先纳一官 , 然后留京应试 。
在京城的“有识之士”看来 , 维持发展之道者有二 , 一是引见官员 , 一是考试举子 。
然而 , 官员引见是有凭引期限的 , 到了期限还没搞定 , 就得哪里来回哪里了 。
当然了 , 相较于官员引见的不靠谱 , 应考的举子就“辛苦”多了 , 考前筹备 , 考后候榜 , 其间还要应官谒师 , 以及落第后留京过夏等等 , 往往要在京城呆上几年 , 直到有了最终结果 , 其中的酸甜苦辣 , 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
读书人之苦 , 由此可见一斑 。
关键是 , 吃了这么多苦 , 不见得就有相应的回报 , 一旦名落孙山 , 之前的种种付出 , 全都打了水漂 。

每到考试期间 , 各省在京城的会馆 , 以及各寺庙 , 莫不人满为患 。
这种盛况 , 往往也是市肆各铺发财的机会 , 他们在考举之年的收益 , 至少是平时的三倍 。

即使是已经身在官场 , 也无法避免考试 , 比如大考 。
所谓大考 , 是指翰林、詹事的升级考试 , 每十年举行一次 , 一等的破格提拔 , 二等前列得升五品 , 再次一点的 , 也能得到厚赏 。
沦为劣等的 , 则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 或者降级 , 或者免职 , 顷刻之间 , 仙凡立分 。

每当大考之年 , 翰林院诸公都无法淡定 , 有的高兴 , 有的恐惧 。
光绪初年正好是大考之年 , 人们都以为这一回考上一等的 , 非张之洞莫属 。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 素来文思敏捷的张之洞 , 竟然脑壳里像塞满了浆糊 , 直到夜幕降临 , 点上蜡烛才交卷 , “竟不获上选” 。
第二次大考 , 人们则最看好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钧 , 他本人也胸有成竹 , 没把考试放在眼里 , 入闱后只管找人讲段子 , 日暮时分才草草答完 , 结果也考砸了 。
那次列为一等的有五人 , 其中有个叫戴文诚的 。
戴文诚同乡陈御三编修 , 本拟二等第一 , 但有人说他为人轻薄 , 最后列为三等末 。
没多久 , 陈御三又遭名士李纯客弹劾 , 被交院察看 。
李纯客弹劾陈御三 , 是因为陈曾与张御史之弟同狎一妓 , 张御史告诉了李纯客 , 还说陈御三喜欢为人捉刀 。

光绪十八年 , 翁同龢主持会试 , 都以为他非常赏识的张謇将拔得头筹 , 哪晓得状元却是寂寂无名的武进人刘可毅 , 翁同龢也很懊恼 。
刘可毅 , 字葆真 , 也是世家宿学 , 之前是河道总督许仙屏的幕僚 。
他最初不叫这个名字 , 曾梦见某科会元为“刘可某” , 下一字比较模糊 , 他只认出右边是个“殳”字 , 是“毅”字的右半边 , 他以为是个“毅”字 , 便在考前临时改名为“刘可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