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

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见过很多人 , 看过很多书 , 他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告诉父母 , 如果不出意外 , 你和孩子的人生终将平凡 。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 , 这似乎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实 , 毕竟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光宗耀祖” , 于是这些父母将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 , 而自己却放弃了努力 。
然而在《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中 , 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父母 , 他们“含泪而活” , 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劳 , 来帮后代跨越阶层限制 。
父母“含泪活着” , 用十几年的奋斗 , 帮女儿跨越阶层 , 值吗?
纪录片中的这位父亲名叫丁尚彪 , 当年老丁因为上山下乡所以错过了高考 , 回到老家后的他 , 没有学历 , 没有技术 , 成为了底层人群的一员 。 但人到中年的老丁 , 却不甘心过这样的生活 。
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
文章图片
他想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 而且女儿也在逐渐长大 , 也不希望孩子跟着自己受苦 , 于是他和妻子四处借钱 , 攒足了去日本留学的钱 , 当时日本的工资会高很多 。 可到了日本后才发现他不仅没有赚到钱 , 还失去了自由回国的机会 。
但老丁知道 , 他没有退路 , 如果自己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 , 那就努力挣钱还债 , 攒足钱 , 为女儿将来出国做准备 。
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
文章图片
于是他留在日本打工 , 白天在车床工作 , 晚上去餐厅颠勺 , 有稍许空档也去做洗碗工 , 这样赚钱的正当工作 , 他都愿意 , 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半夜 , 为了省钱 , 他住的房子很破 , 买菜捡最便宜的 , 然后把钱寄给远在他乡的妻子 。
而妻子也是省吃俭用 , 老丁寄来的钱 , 她一分没有动过 , 都为女儿存着 , 准备给女儿留学用 , 这样的生活他们一过就是15年 。
在1997年的时候 , 女儿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而且经过自己的努力 , 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 成为了一名医生 。
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
文章图片
而老丁也为家里换上了大房子 , 同时还收着其它房子的房租 , 就这样 , 一家人从底层生活 , 通过十几年的奋斗 , 实现了中产阶级的跨越 。
看完这个视频后 , 很多网友都为之动容 , 觉得这对父母太不容易了 , 一辈子勤俭节约 , 为的只是女儿能够改变人生 。 但也有网友认为 , 父母这样做真的值得吗?让孩子背负这样的压力前行?
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
文章图片
父母和孩子是一个团队 ,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 , 才有可能改变未来
吴军老师在《见识》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家庭要想要跨越阶级的限制 , 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听到这个事实是不是很扎心?但却很现实 。
在《少年说》这档节目中 , 孩子问妈妈:“你总是工作 , 都没有时间陪我 , 我和工作谁重要?”这位妈妈回答道:当然是你重要 , 但我们是一个整体 ,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 , 家才能越来越好 。
有种父母叫“含泪活着”,用十几年的奋斗,帮女儿跨越阶层,值吗
文章图片
很多人说 , 孩子18岁之后就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而父母也不需要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人生 , 但事实却是 , 父母的背景不仅仅影响孩子的教育 , 还有很多方面 。
1)人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发展就好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资源和人脉 , 而且基本上不会在最底层生活 , 总会利用一技之长或人脉来让自己活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