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二 )


米粒妈是觉得 , 孩子磨蹭就跟发烧一样 , 只是外在的表现 , 找到引发这种表现的原因 , 才能真正解决磨蹭的问题 。
米粒妈在《孩子磨磨蹭蹭 , 该反省的是父母!》里写过 , 孩子磨蹭可能的几个原因 , 比如天生慢性子 , 没有时间观念 , 对即将要做的事情很抗拒等等 。
其实成年人也有畏难情绪 。 我们可以帮孩子把大难题划分成一个个小问题 , 很多事情只要开始做 , 就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 。
遇到难题适当地缓一缓 , 放一放 , 天也不会塌下来 , 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章图片
面对一个磨蹭的孩子 , 90%的家长会催 , 有温柔的小声的催 , 有大声的凶凶的催 , 控制不住没准还会动手 。
孩子磨蹭家长催 , 其实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 家长的催促 , 会给孩子传达很多不恰当的理念 , 比如权力斗争 。
孩子正在玩玩具 , 妈妈看时间不早 , 该洗漱睡觉了 , 就开始催促孩子 。 孩子玩在兴头上 , 听到催促后就没有动 。
在一次次催促中 , 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权力抢夺之争 。 我什么时候洗漱 , 应该是我自己做主 , 为什么妈妈要不停地催催催?
妈妈催了几次 , 看没效果 , 再看看时间依然一分一秒地过去 , 火气变大开始吼 。 孩子一看妈妈发飙了 , 麻利地去洗漱了 。
乍一看 , 妈妈一吼效果就有 。 可孩子此刻的屈服的并不是他该做这件事情了 , 而是妈妈发飙了 , 再不去我会有麻烦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章图片
当孩子磨蹭妈妈催孩子行动 , 成为了常态 , 孩子磨蹭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了 。 妈妈的催促 , 剥夺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
早上起床妈妈催 , 吃饭妈妈催 , 做作业妈妈催 , 晚上睡觉妈妈还催 , 孩子就像个陀螺 , 从早到晚跟着妈妈的小鞭子转 。
妈妈生气 , 就动作麻利点 , 妈妈心情好 , 就磨磨蹭蹭混日子 , 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至于妈妈催着做的事情该不该做 , 重不重要 , 他就没有自己的判断了 。
因为对他的事情 , 最上心的是妈妈 。 妈妈着急 , 就是重要 , 妈妈不着急 , 就不用紧张了 。
一个磨蹭的孩子背后 , 一定有个爱催促的妈妈 。 这关系就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 说不清谁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 只能说两者相辅相成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章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 , 孩子磨蹭 , 除了催催催 , 还有别的办法吗?
米粒妈总结出一套帮孩子改变磨蹭的“组合拳“ , 虽说不是立竿见影 , 却是可以治本的法子 , 亲测有效 。
首先 , 家长要管住嘴 。 不管孩子磨蹭到什么程度 , 坚决不要一遍遍地催催催 。
听起来很容易 , 做起来很难 。 孩子磨蹭不起床 , 我们脑子里的时钟却滴滴答答一秒都不停地转动 。
每过去一秒 , 形势就紧迫一秒 , 离催促发飙也就近一秒 。
米粒妈有个小办法 , 妈妈们可以试一试 。 想催孩子的时候 , 就干点别的事情 , 别让脑子里的时钟倒计时 。
比如 , 喝水 , 闭目养神 。 你想啊 , 催孩子又费嗓子又生气 , 喝点水闭目养神是养生之道 , 是不是更值得去做呢?
有的妈妈就说了 , 我也不想催 , 但是不催的话 , 孩子是真不动 , 事情总要去做呀!
确实 , 该做的事情总要去做 , 但在做事情之前 , 我们应该分清楚 , 这件事情是谁的事情 。
分清界限 , 划分好责任人 , 接下来的事情才能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