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米粒妈
刚把米粒送进校门 , 米粒妈就被一个超大分贝的嗓门吸引了 。
一个奶奶推着自行车站在马路边上 , 因为路边都停了车 , 她的自行车进不去 , 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到了校门口的便道上 。
孩子站在便道上 , 没有往校门走 。 奶奶开始大声地催促 , “你赶紧进学校啊 , 你快走啊……”
孩子嘟囔着说了句话 , 站着没动 , 还冲着后边挥了挥手 。
奶奶依然站在马路边上 , 大声催 , “你快走啊 , 磨蹭死了!”
原来孩子在等同学 , 同学过来后两个人一起进校门了 。 大嗓门奶奶一边走一边嘀咕 , “这一天天的磨蹭 , 急死个人……”
这段小插曲让让米粒妈挺感慨的 。 孩子磨蹭是让人着急 , 但孩子没有马上行动 , 就是磨蹭?孩子磨蹭 , 催催催就管用?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章图片
提起孩子磨蹭 , 都有点罄竹难书的感觉了 , 从早到晚 , 从家到学校 , 都能看到磨蹭的孩子 。
早晨起床 , 任闹钟响亲妈吼 , 孩子就是躺在床上巍然不动 。 偶尔翻个身 , 哼唧两声 , 用被子把自己裹紧 , 继续跟周公在梦里相会 。
好容易起床了 , 睡眼惺忪走进洗手间 , 上个厕所醒醒盹 , 照照镜子醒醒盹 , 拿起牙刷牙膏用0.5倍速刷牙……
终于收拾停当 , 可以吃早饭了 。 坐在餐桌边 , 一点点打量眼前的早饭 , 似乎能从牛奶里看到一头奶牛的前世今生 。
不管平时吃饭多么大口 , 吃个早饭就是那么优雅 , 似乎每一口都能回味无穷 , 品尝出不一样的人生 。
终于 , 吃饱喝足可以出门了 , 他又好像突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情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章图片
打开书包一项项翻着课本作业试卷 , 像侦探一样地寻找蛛丝马迹 , 眉头紧锁着 , 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 。
翻书包的时间没有定论 , 主要看老母亲的状态 。
老母亲一言不发默默等待 , 他就翻得久一些;老母亲小小催促 , 他就少翻十几秒;老母亲大嗓门开吼 , 马上就能结束 。
从早上叫起床到送出门 , 这一早上的忙碌考验着老母亲的心脏 , 也一次次验证了催促定律:不催不动 , 小催小动 , 大吼才动 。
一个孩子磨蹭就够考验人了 , 要是两个孩子一起 , 那场面米粒妈是不敢想 , 不过办公室有个小姐姐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大场面 。
她家是龙凤胎 , 用她的话说 , 幸福是双份的 , 折磨也是双份的 。
两个孩子性格爱好天差地别 , 但磨蹭这一点却出奇一致 。
让他们干点啥 , 不说个三四遍就像没说过一样 。 两个孩子还特有默契 , 颇有点“敌不动我也不动”的阵势 , 老母亲分分钟想暴走
上海一位妈妈 , 被孩子的磨蹭折磨了2个多月 , 实在忍无可忍 , 用了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母女二人像互换身份一样 , 背着书包的孩子站在门口 , 一个劲儿地催促慢吞吞的妈妈 , “妈妈快点 , 上学快迟到了” 。
妈妈继续慢吞吞地准备 , “你不急我也不急” , 孩子可是真急了 , 边催边跺脚边哭 。
评论区里是一片叫好 , “走孩子的路 , 让孩子无路可走” , “就该这么治 , 要不孩子不长记性”……
看着孩子被急哭 , 确实有点“你也有今天”的过瘾 , 只是孩子磨蹭这个问题 , 还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试试这套“组合拳”……
文章图片
跟孩子比磨蹭这一招 , 偶尔试一次可能会管用 , 但大概率也就管用一阵子 。
评论里有人说 , 没碰到狠的 , 小孩看到大人这样 , 直接回屋睡觉去了 , 正不想上学呢?如果真这样 , 着急上火的又成家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