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解释词语( 二 )


“夜半钟声到客船”,还曾引发诗歌史上的一番讨论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最早提出了疑问:“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 。”(《六一诗话》)在欧阳修看来,诗歌虽好,但半夜敲钟,似乎有违现实中的常理 。后来不少宋代诗论家对此发表意见 。朱弁、叶梦得、陈岩肖等人,纷纷列举历史的记载、前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体验,来说明“夜半钟声”没有问题,认真程度可见一斑 。而明清诗论家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时,却嫌宋人太拘泥 。胡应麟就说,诗歌重在“借景立言”,重在艺术境界的营造,至于钟声是不是在半夜里、甚至是不是真的有钟声,这都不重要(《诗薮》) 。就观点而论,宋代诗论家与明清诗论家有各自不同的立场,不必强分高下 。但就欣赏这首诗而言,不妨把事实暂且搁在一边,只需沉浸在诗歌营造的意境中,尽情体会诗中复杂又饱满的感受 。
这首诗的写法是非常高妙的 。从主旨来说,抒发的是羁旅行役的客子之愁,但诗歌没有过多地书写“愁”本身,而是通过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渲染出凄清幽远的意境 。只在第二句中,以“对愁眠”淡淡点出愁绪的存在 。而至于为何而愁、愁的程度如何,都未细说,只让人从细密的景物中去感受、去体会 。这样写最能引人遐想,让这份客子之愁形成极为丰富的层次:也许是对家乡的思念,也许是久经跋涉的疲惫,又也许包含着人生道路的失意……《枫桥夜泊》的特色,就在于以一个包容性的意境,最大程度地涵括了客子之愁的丰富性,而这意境又是如此明净,惆怅却不苦涩,细腻却不抑郁 。这是《枫桥夜泊》充满魅力的原因 。
因此,这首诗里的“乌啼”“月落”“半夜钟”等意象,也在后人的诗歌里不断复现,不断被回应 。譬如宋代诗人陆游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宿枫桥》),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欹枕犹闻半夜钟”(《过枫桥寺示迁老·其一》),还有清代诗人王士祯的“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首》)……这类作品为数众多,不胜枚举 。一直到当代乐坛,还有《涛声依旧》的流行歌曲,成功化入《枫桥夜泊》的意象及意境,大街小巷传唱一时:“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陈小奇词曲,毛宁演唱,收录于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1992年发行的专辑《请让我的情感留在你身边》)歌词中“渔火”“枫桥”“钟声”“无眠”等字句,无不显示着《枫桥夜泊》的烙印 。

枫桥夜泊古诗解释词语

文章插图
寒山寺
与这首诗相应,枫桥与寒山寺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据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它们原本并不出名,寒山寺连建寺的历史也不太清楚,但自从张继作诗题咏之后,不仅诗歌“吟诵至今”,枫桥寺也“知名于天下” 。从那以后,南来北往的旅客,“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 。仿佛所有来到这里的诗人墨客,都不由自主地受到《枫桥夜泊》的感召 。
作为一首羁旅行役之诗,《枫桥夜泊》所具有的影响,是很多同类诗歌难以比拟的 。从时间上说,影响绵延一千余年,贯穿宋元明清,直到当代还有受它影响而产生的流行歌曲;从空间上说,不独在国内广为人知,而且流传海外,据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篇》称,日本人对这首诗情有独钟,“妇稚皆习诵之” 。如此深远的影响,最为直接地显示着这首诗超越时空的魅力 。
文丨周剑之
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著有《宋诗叙事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