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的考验:常州工厂或遇产能瓶颈,2023年推纯电车型晚否?


理想汽车的考验:常州工厂或遇产能瓶颈,2023年推纯电车型晚否?

文章插图
文 | 公司研究室 , 作者 | 吴语

9月交付量意外下滑后 , 紧接着10月 , 理想汽车就官宣了一则好消息 。10月16日 , 理想宣布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顺义区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 , 理想北京工厂将于2023年末投产 , 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 。
在“纯电是电动车的未来”的主流观点下 , 主打增程式电动的理想ONE , 被认为是车辆动力电气化过渡阶段的折中方案 。这让理想与蔚来、小鹏等纯电动车厂商相比 , 总显得不够“纯正” 。
理想北京工厂的开建 , 表明理想在纯电市场有大干一番的决心 。但当下 , 理想却要首先解决常州工厂的产能瓶颈问题 , 以及如何在研发投入偏低的情况下与蔚来、小鹏在纯电市场竞争 。
北京工厂开工 , 理想初入纯电市场10月16日 , 理想汽车宣布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正式开工建设 。随着理想的官宣 , 悬了半年的“谁将接盘北京现代一工厂”的猜测 , 正式尘埃落定 。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利用原北京现代一工厂建设的纯电动乘用车智能制造工厂 , 改扩建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 , 整个项目投资超过60亿元 , 计划将于2023年末投产 。投产后 , 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台纯电动汽车的产能 。
北京工厂的意义在于 , 理想将在纯电动车领域发力 。目前 , 理想仅有增程式电动车理想ONE这一款车型 , 而蔚来、小鹏均是纯电车型 。理想选择的增程式路线 , 被认为是当前车辆动力电气化过渡阶段的一种折衷方案 。
甚至2020年9月 , 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为了力挺自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时 , 直接抨击增程式电动车 。冯思翰称 , “站在环保的角度 , 增程式电动车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 。”随后 , 大众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补刀说 , 增程式电动车已经完全过时了 。
而无论是增程式还是插电或混电 , 纯电才被认为是电动车的未来 。但在抢夺电动车市场的先机上 , 理想便已落后于蔚来和小鹏 。
尽管李想多次公开力挺增程式电动车 , 且按理想此前公布的新车规划 , 2022年和2023年 , 公司将分别推出一款及两款增程式电动SUV 。但理想也在纯电动车上默默发力 , 理想曾表示将在2023年开始布局 , 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电动车型 。北京工厂如能顺利投产 , 对理想进军纯电动车市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月交付量攀升 , 常州工厂或遇产能瓶颈扩产能的背后 , 源于理想正在受到当下产能的限制 。
目前 , 理想汽车仅有一家常州工厂 , 年产能有10万辆 。2021年前9个月 , 理想汽车总交付量达55270辆 。自交付以来 , 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88867辆 。与年产能10万辆相比 , 上述两个数字似乎都没有逼近产能上限 。
从半年度交付量数据来看 , 2020年下半年 , 理想交付量23195辆 , 而2021年上半年 , 理想交付量30154辆 , 较2020年下半年多7859辆 。交付量的增长 , 是市场及用户对理想品牌和产品的认可 , 但同时也给理想带来了不小的产能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