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养育孩子时 , 我们常会碰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 让人不知所措 。 比如:
场景一:
芜湖一个小男孩 , 被妈妈领到派出所 , 他哭着说要"自首" 。 经询问才知 , 原来小男孩未经同意 , 偷偷拿妈妈的钱去买玩具 。 并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 出现三、四次了 。 妈妈担心他误入歧途 , 便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他改掉坏毛病 。
文章图片
孩子出现"偷"的行为 , 屡教不改 , 用"警察"、"监狱"这样的方式吓唬他 , 到底对不对?
场景二:
朋友有个5岁儿子 , 前段时间他心爱的宠物狗死了 。 为了避免孩子发现 , 朋友便趁娃放学前 , 偷偷买了一个长得特别像的回来 。
为什么不告诉孩子真相呢?
"他知道后得多伤心啊 。 "
文章图片
孩子亲近的人或物离开他 , 该告诉事实 , 还是撒一个善意的谎言?
场景三:
家有二宝或多个娃的 , 他们从小就争吵、给对方一巴掌、尖叫、拎起凳子就朝对方扔 。 被问到喜不喜欢自己的兄弟姐妹 , 孩子会毫不犹豫地摇头:"不喜欢 。 "
本该属于幼儿间的手足竞争 , 到了8、9岁甚至更大一点都没有消失 。 他们真的会像父母所期待的那样 , 长大就好了?
文章图片
以上三个场景 ,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 。 可以说 , 也是常令人头疼的几大难题 。 那么 , 上面这些做法 , 到底对不对?
二:当心毁了孩子
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 , 在解释这些现象时 , 阐述了上述做法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影响1:打击孩子自尊
孩子偷东西 , 做家长的难免会担心 , 害怕孩子长大后形成不良习惯 , 闯出大祸来 。
但仔细想想 ,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有过"偷拿"的经历 。 就算是我们自己 , 小时候也可能出现过一两次这样的行为 。 但以"抓起来"、"自首"这样的方式吓唬孩子 , 却是不对的 。
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 , 自己犯下了大罪 。 过度内疚会使孩子认为自己一文不值 , 不敢随意表达观点或行动 。 从而容易变得紧张、害怕 , 影响人格发展 。
文章图片
影响2:贬低孩子的爱
孩子亲近的人或物去世了 , 我们为了避免他悲伤 , 所以欺骗 。
但用一个新的替换旧的 , 这是在贬低孩子纯真的爱 。 你似乎在告诉他:"别难过 , 你对它的爱不重要 。 无论哪一个宠物 , 都是可以替代的 。 "如果爱可以随意被替换 , 那你觉得 , 孩子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吗?
另外 , 我们在努力保护孩子免于痛苦时 , 其实是在剥夺他承受痛苦的能力 。 如果孩子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感受 , 那他可能会用其他方式来掩饰 。 比如:否认自己的感觉、对损失无所谓 。
文章图片
影响3:对手足有怨恨之情
多个孩子间打打闹闹很正常 , 但如果大孩子们依然没有半点改变 。 他们之间争吵的回忆 , 多过于美好的回忆 。 那么孩子们长大后 , 并不会建立牢固的手足情 , 甚至 , 依然容易闹矛盾 。
孩子们竞争变强 , 是因为父母很少要求他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 而是在出现争吵时 , 父母不恰当的介入 。 比如 , 父母会像裁判一样 , 判定谁对谁错 。 这时候 , 不管谁受责备 , 都会觉得"不公平" , 认为父母偏心 , 而增加怨恨心理 。
有时候 , 父母为了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 干脆不介入 。 又导致孩子竞争超出边界 , 用不恰当的方式(语言或身体攻击)伤害兄弟姐妹 。
- 孩子太小上幼儿园如何适应?试试法国推行的“入园预体验”
- 孩子幼儿园受欺负?做好这3点,远比“打回去”效果好
- 想让孩子更漂亮、更健康?这个简单的“万能趴”,真的很有效!
- 有种遗传叫“专挑爸妈缺点长”,明星也一样,对比图很扎心
- 穷养富养不如用心养?奥巴马的家规让孩子变得优秀,值得父母学习
- 澳洲蠢萌动物:喜欢喂宝宝吃便便,绝招是用屁股“夹爆”敌人的头
- 这4个坏习惯影响孩子外貌,不想让娃越长越丑,就快帮他纠正
- “佛系”家长逐渐流行,付出所有培养孩子,为何只换来疲惫?
- 最糟糕的父母,总是从小告诉孩子家里穷,让娃自卑一生难治愈
- 中学生名字太“霸气”,老师上课点名,有点难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