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普遍现状:穷养爹妈富养儿,“毁”人不倦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都有这样一个现象:孩子总是排在第一位 , 优先满足孩子是所有家庭成员的一致意见 。
这其中 , 最直观的一点是:孩子可以一身名牌 , 但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身上就略显寒酸 , 孩子每天的穿着可以不重样 , 孩子的爹妈及爷爷奶奶的衣服一件可以穿十来年 。
曾经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 , 很大一部分中国家庭中有关孩子的支出(生活、教育、玩乐等)已经达到了家庭总支出的46% , 一小部分甚至达到了惊人的68% 。
我们大致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
可以说 , 在国内“穷养爹妈富养儿”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 。
中国家庭普遍现状:穷养爹妈富养儿,“毁”人不倦
文章图片
不得不说的是 , 这里面有一部分是被动的消费 , 比如教育上的“内卷” , 大家都在拼命往里面投入 , 你不投入也不行 。
但还有一部分是主动的消费 , 是对待孩子的“穷讲究”和“假精致” 。
我有一个在幼儿园做幼师的朋友 , 她曾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 她说很多家长担心由于孩子的穿着不够“高档”而被老师忽视 , 为此他们情愿“打肿脸充胖子” , 入不敷出 , 也要让孩子锦衣玉食 。
老师不一定会鄙视家庭不够富裕的孩子 , 但如果他们真要去分辨 , 却也是十分简单 。
因为有60%左右的孩子放学是由爷爷或者奶奶来接的 , 从爷爷奶奶与孩子格格不入的穿着就大致能分辨出家庭实力来 。
中国家庭普遍现状:穷养爹妈富养儿,“毁”人不倦
文章图片
我们也不用去好奇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 , 因为原因实在太简单 , 无非这两点:方式不对的爱和不自信的内在 。
现在的年轻父母们当初是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 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 童年的一些缺憾可能会伴随我们终身 , 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同时证明自己是个更合格的父母 , 我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
这是一种爱 , 或许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 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
然而我们做人其实都有局限 , 这些局限也导致了我们的后知后觉 , 比如我们都会去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爱”孩子 , 那就是竭力给予其物质上的满足 。
今年五一的时候 , 同事夫妻俩带着三岁的女儿去方特游玩 , 回来后 , 她的妻子特别兴奋和满足:“你看 , 宝宝今天玩的多开心啊!把力气都用完了 , 才8点钟就睡了 , 像个小猪一样!”
同事是个“钢铁直男” , 他说了一句话 , 结果天都聊不下去了 。
他说:“其实你带她去公园里玩 , 她一样非常开心 , 你没见她在哪里也就玩的是滑滑梯和沙子……”
中国家庭普遍现状:穷养爹妈富养儿,“毁”人不倦
文章图片
这句话够简单吧?意思也很明显!
孩子需要的 , 或许就是最简单的快乐 , 在父母的陪伴下玩一些最喜欢玩的游戏 , 在家里或者在公园也都能实现 。
但父母呢?拼了命去追求物质上的富足 , 然后给孩子提供高过他们预期和需求的服务 。
他们只是在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爱”孩子 , 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很多好吃的、没有出去旅过游、没有去过游乐场、没有去过高档餐厅 , 只希望在满足孩子的同时满足自己 。
然后说得冠冕堂皇:我这是带孩子见世面 。
说到这里 , 我得申明一点:我也是一样的 , 我并不超然 , 所以我并没有觉得这很可耻 , 只是咱们做父母的 , 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加以克制 。
中国家庭普遍现状:穷养爹妈富养儿,“毁”人不倦
文章图片
第二个原因是父母内心的敏感 , 我大致知道这是内心里的自卑导致的 , 越是没实力 , 就越是害怕被人看扁 , 常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固执地认为别人就是这么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