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常用中成药 小儿感冒常用中成药


小儿感冒常用中成药 小儿感冒常用中成药

文章插图
一、风寒感冒
1.儿感清口服液
【药物组成】 紫苏叶、荆芥穗、薄荷、黄芩、桔梗、化橘红、法半夏、甘草 。
【功能主治】 解表清热,宣肺化痰 。适用于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清涕,咽喉肿痛,咳嗽有痰,色白,口渴,舌淡红或红,苔白,脉浮滑 。
【特点分析】 本成药清热化痰之力突出,又能解表和胃,但解表之力较弱,对于风寒表证不著,但兼痰热内蕴者较宜 。临床以发热恶寒、咳嗽有痰、色黄白为使用指征 。
【药理作用】 具有解热、镇痛、抗感染、止咳、化痰等作用 。
【传统应用】 感冒证属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者 。
【现代应用】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
【用法用量】 口服,1~3岁,一次10ml,一日2次;4~7岁,一次10ml,一日3次;8~14岁,一次20ml,一日3次 。
【使用注意】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2.小儿感冒退热糖浆
【药物组成】 板蓝根、大青叶、连翘、桑枝、荆芥、防风、紫苏叶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适用于伤风感冒证,症见畏冷发热,咽喉肿痛,头痛咳嗽,舌淡脉浮 。
【特点分析】 本成药清解之力较为突出,功长清热解毒,解表祛风 。适用于外感风邪轻证,热毒内壅者较宜,尤以咽喉肿痛者更为适宜 。临床以恶寒发热、咽痛为使用指征 。
【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毒、解热、抗感染、镇痛等作用 。
【传统应用】 感冒证属外感风邪者 。
【现代应用】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
【用法用量】 口服,2个月至1岁一次4ml,2~5岁一次6ml,6~8岁一次8ml,9~10岁一次10ml,一日3~4次 。
【使用注意】 脾虚易腹泻者慎服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3.小儿清感灵片
【药物组成】 羌活、黄芩、荆芥穗、防风、苍术(炒)、白芷、川芎、葛根、牛黄、地黄、苦杏仁(炒)、甘草 。
【功能主治】 发汗解肌,清热透表 。适用于外寒内热证,症见发热怕冷,肌表无汗,头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体倦乏力,舌淡苔白或白腻,指纹紫滞 。
【特点分析】 本成药由张元素《此事难知》的九味羌活汤加减而成,功长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并兼清热养阴之效 。其特点在于“分经论治”,表里兼顾,寒热并用,升降有度,辛温升散而不伤阴,清热寒凉而不碍邪 。对于外寒里热之表证较宜 。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强痛、口渴为使用指征 。
【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等作用 。
【传统应用】 感冒证属外寒内热者 。
【现代应用】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
【用法用量】 口服 。1岁以内一次1~2片,1~3 岁一次2~3片,3岁以上一次3~5片,一日2次 。
【使用注意】 风热、暑湿感冒不宜应用 。忌食生冷、辛辣及不消化食物 。
二、风热感冒
1.小儿解表颗粒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荆芥穗、防风、紫苏叶、葛根、蒲公英、黄芩、牛蒡子(炒)、人工牛黄 。
【功能主治】 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适用于外感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舌红苔薄黄,指纹青红或脉浮数 。
【特点分析】 本成药解表之力较为显著,清热之效稍逊,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热象皆较显著者为宜 。临床以发热恶风、咽痛、舌红为使用指征 。
【药理作用】 具有抗病毒、解热、抗感染、镇痛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