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中国17.5%的孩子,竟然困在这种看不见的病里!( 三 )


无论是何种原因产生的「病耻感」 , 都可能让患者采取社会退缩、隐瞒疾病、自行停药、拒绝就医等消极行为 。
郑毅教授告诉健康界 , 精神疾病患者关键是要消除「病耻感」 。 精神疾病是脑病的一种精神表现 , 如同感冒、发烧一样属于疾病的表现形式 。 患感冒不会被人歧视 , 而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同样不应该受到非议 。 如何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首先 , 政府、医疗机构和媒体要加大精神疾病知识的宣传及普及 , 提高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 是消除歧视和偏见、减轻病耻感的关键 。
让大家认识到 , 精神疾病患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 经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甚至完全康复 。
其次 , 可以改变医疗机构名称 , 如将医疗机构「精神病医院」改名为「精神卫生中心」等 , 可以或多或少的改善就医患者的心理感受 。 更改「精神分裂症」诊断名称 , 由伦敦大学学院的NellEllison等开展将「精神分裂症」重命名为「统合障碍」以减轻病耻感的研究 , 旨在从疾病命名上让患者更容易接受 。
在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中 , 郑毅教授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通过科学的干预及治疗 , 有效控制精神症状 。 精神疾病是一种有着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疾病 , 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药物 , 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和帮助 ,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理解和关爱 , 对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 多倾听和陪伴 , 相信青少年患者一定能走出精神障碍的阴影 。
同时需要重视的是 , 心理健康要从儿童抓起 , 不少案例显示 , 大部分成年人的精神疾病其实在儿童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 甚至 , 童年时代的心理影响决定孩子的一生 。
也因此 ,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倡导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 , 共同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 , 重点关注孕产妇、2岁以内婴幼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 , 开展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 筛查 。
巨大的精神卫生服务缺口目前 , 中国儿科医生不足10万人 , 而合格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治疗床位严重不足 , 以北京为例 , 专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的精神科床位不足150张 。 不仅如此 , 精神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 , 主要集中于一线大城市 , 初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医生基本没有接受过儿童精神病学的专业培训 。
目前这一情况已引起国家的重视 , 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网络;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儿童心理科(门诊) , 配备专科医师;学校设心理咨询室 , 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开展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 ,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到2022年达到80% , 到2030年达到90% 。 未来 , 希望有更多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落实 , 为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障 。
北京市教委积极采取行动 , 10月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 ,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和干预机制 , 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 学生规模500人以上的学校 , 集团化办学、一校多址办学的学校 , 应适当增加心理教师配备 。 少年强则国强 , 少年智则国智 , 少年健康则国健康 , 健其心智 , 刻不容缓!
来源|健康界-临床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