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跳出错误的自我认知
教育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 当然包括自我认知的培养 。 很多时候 , 往往是问题比较严重时父母才会发现 。 这时 , 父母只能是纠正孩子的问题了 。
应该说 , 对于孩子的自我认知问题 , 越早意识到 , 纠正起来越简单 。 相反 , 越是发现得晚 , 纠正起来就越难 。 因为孩子一旦进入错误的自我认知 , 他们就会习惯用错误的自我认知思考和行事 , 而生活就会反馈相应的结果支撑这种自我认知 , 最终使得错误的自我认知更加牢固 。 也就是说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相关的例证越多 , 自我认知会愈加稳固 , 纠正起来当然也就越难 。 所以说纠正问题越早越好 。
那具体如何纠正呢?
1、找机会让孩子看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自己
自我认知一旦建立 , 孩子就会习惯性地用该自我认知看待和思考问题 , 也就看不到与自我认知相反的案例 。
比如说孩子一旦认为自己胆小 , 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胆小的表现 , 看不到自己勇敢的表现 。 在这样的认知主导下 , 孩子的错误自我认知只会越来越牢固 。
这时 , 父母就需要让孩子看到与自己自我认知不符的一面 。 不符的场景越多 , 孩子对于自己原有认知就会越加怀疑 , 也就越容易做出改变 。 道理其实很简单 , 孩子越是看到自己勇敢的一面 , 当然也就越加认为自己勇敢了 。
但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另一面 , 不能完全依靠孩子自身 , 因为原有的认知会限制孩子 。 只依靠孩子自己 , 孩子反而继续失败 。 这时就需要营造特殊的环境 , 在这样的环境下 , 孩子做出相反表现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 也就可以让孩子看到另一面的自己 。
比如说孩子胆小 , 怕虫子 , 父母不要一上来就让他挑战高难度的让孩子徒手抓虫 , 这样孩子可能继续失败 。 父母可以让孩子先做一些难度低的 , 比如说让孩子用小木棍拨拉虫子 , 然后换短的 , 最后再让孩子用手抓 。 这样一步步的 , 孩子最终战胜自己 , 表现得也就勇敢了 。
需要注意的是 , 很多父母在孩子挑战失败 , 就会因为失败对孩子口不择言 , 嘲讽打击孩子 。 美其名曰是“激将法” , 但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 , 因为如果不能激起孩子的进取心 , 就只会更加打击孩子 , 进一步强化孩子的错误自我认知 。 鼓励
文章图片
2、记住相反的案例 , 并且多引用强调
刻意营造的一些相反案例后 , 父母要记住这些案例 , 然后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自我认知行为时 , 父母就可以引用相反的案例 , 以此来激励孩子 。
我就经常用这样的方法 。
我女儿在遇到问题时就有时候没有勇气 , 不敢做 , 我就经常引用她勇敢克服困难骑自行车这件事 。 因为我女儿也把这事引以为傲 , 所以我每次拿这件事举例时 , 孩子往往表现的相对还比较勇敢了 。
【一旦孩子产生胆小、学习差等错误自我认知,用这2种方法可以纠正】因为相反的案例是跟孩子在原有认知冲突的 , 因此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相反案例时 , 至少在心态上会更加平和 , 尝试另一面的勇气会大大增加 。
- 哈佛研究发现:3岁上幼儿园和4岁上幼儿园的孩子,人生大有不同
- 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 不想孩子受欺负,妈妈要教会孩子立足之道:生而为人,别太善良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孩子旅行的3大好处,多少家长不知道?
- 溺爱下的孩子会怎样?一句“找不到、不吃了”,母亲带病也要做饭
- 3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期”,父母巧用这4招,孩子以后好管教
- 妈妈在3方面越“懒”,养出来的孩子越能干,长大更出众
- 只需要问孩子三个问题,就知道孩子未来是否有出息,你知道吗?
- 孩子饭量大却不见长高?可能是吃了这4种“饭”,许多家长在做
- 扎心的问题:你的收入,能支撑自己独立生活加孩子一半支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