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生死速度!郑州七院接连抢救2例严重紫绀型先心病新生儿

大河报采访人员 魏浩 通讯员 周珍珍 周强
一个是出生1天的新生儿,一个是出生3天的新生儿;一个来自安阳,一个来自开封,但两个小宝宝出生后都患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如不及时手术,会有生命危险。
急诊转运至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后,经该院心外科三病区主任杨斌紧急手术,两例患儿成功得到救治。
心病|生死速度!郑州七院接连抢救2例严重紫绀型先心病新生儿
文章插图
今年8月中旬,郑州七院心外科三病区陈红领医生接到急诊电话:刚出生一天的新生儿,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难,当地医院给予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但症状缓解不明显。
经过评估后,陈红领认为婴儿病情刻不容缓,急需尽快救治。当时正值疫情防控期间,经过相关程序报备,郑州七院120急救车火速赶往安阳,将患儿安全转运到该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
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提示患儿为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混合型)、动脉导管未闭(低速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冠状静脉窦扩张。
【 心病|生死速度!郑州七院接连抢救2例严重紫绀型先心病新生儿】心外科三病区主任杨斌和相关专家讨论后认为,这是一例严重的复杂性先心病,其手术难度非常大:一是新生儿出生仅1天,手术耐受能力差;二是体重轻,术中操作视野非常小;三是手术对麻醉、术后监护极具挑战;四是新生儿营养不好合并心内畸形,需要特殊护理,体外循环的建立也需要专门管道;五是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需要特别关注感染问题。
众所周知,危重复杂手术的成功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团队合作,容不得一丝一毫闪失。于是,医院手术、麻醉、监护、影像、康复等相关科室专家迅速到位。
手术室里气氛紧张,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麻醉科医师为患儿熟练全麻,手术台上杨斌主任与周志明副主任默契配合,为患儿实施手术。术中,切开心包,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游离结扎动脉导管,降温后阻断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升主动脉......患儿心脏自动复跳,心电示波为“窦性心律”,手术成功结束。
心病|生死速度!郑州七院接连抢救2例严重紫绀型先心病新生儿
文章插图
这名患儿刚抢救成功,另一名患儿又接踵而至,且病情更加危重:刚出生3天的婴儿,出现了呼吸困难,气管插管后,带呼吸机急诊转运至郑州七院。
进一步检查结果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高压、卵圆孔未闭、呼吸?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肺炎。“心脏血管走形更加复杂,手术挑战更大!”不仅如此,患儿母亲和两个姐姐都是聋哑人,杨斌为患儿申请了爱心救助。经过手术后,患儿恢复顺利。
这是一支敢于直面风险、勇于迎接挑战、技术水平精湛、屡克急危重症的卓越团队。参与这两例危重手术的麻醉科主任魏金聚说,年龄越小的患者,对麻醉医师的挑战越大。“特别是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氧气储备差,很容易引起缺氧,而且药物的代谢也比成人慢许多。”魏金聚说,这就要求麻醉医师的药物把握、临床操作要特别精确。一旦全麻后,麻醉医师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等体征数值,同时还要抑制手术刺激导致的不良反射。
先天性复杂心脏病,特别是新生儿,由于体重太小,孩子发育差,畸形重,术后监测管理也面临巨大挑战。心脏外科监护团队在郭长英主任的带领下迎难而上,逐一突破。刚来监护室时,为了精准监测治疗,郭长英在超声引导下对2毫米的血管进行穿刺置管术,在纤细的血管上,一针准确置管;由于孩子只有三四公斤,监护治疗需更加精准,护理上更加温柔,采用保温箱,精准保证适宜温度。术后存在血压,氧合波动,调整循环药物更需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