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妈亲子故事|“动辄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不同?人生有差距


歪妈亲子故事|“动辄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不同?人生有差距
文章图片
歪妈亲子故事|“动辄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不同?人生有差距
文章图片
歪妈亲子故事|“动辄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不同?人生有差距
文章图片
歪妈亲子故事|“动辄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不同?人生有差距
文章图片


作为一名香港歌手 , 陈美玲的名字对许多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 。
但鲜人为之的是 , 陈美玲除却歌手的身份 , 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 。
陈美玲有三个孩子 , 在教育方面 , 陈美玲非常重视给予孩子尊重感 。
“考试没考好 , 千万不要责骂 , 如果孩子变得惧怕考试 , 那就糟糕了 。 ”
这是陈美玲在听到朋友孩子因责骂而害怕考试后的有感而发 。
虽然如此 , 陈美玲仍旧认为“父母便是父母 , 孩子就是孩子” , 而在孩子眼中 , 陈美玲也是一位很像朋友的妈妈 。
因为 , 从父母方面来看 , 如果只是朋友 , 就会缺乏教育和保护的责任 , 而从孩子方面看 , 对父母的敬意会减少 。
所以在日常生活里 , 孩子做错事 , 无理取闹 , 陈美玲也不打他们 , 她会自动承担母亲的责任 , 很耐心 , 严肃地和他们讲道理 , 有一次 , 她竟然和儿子讲了长达八个小时的道理 , 直至儿子终于明白错误并愿意改正时才停下 。
【歪妈亲子故事|“动辄挨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何不同?人生有差距】1989年 , 陈美玲成功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 , 而三个孩子也在她优秀的教育培养下后来进入都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
可以说 , 不管在事业上还是育儿上 , 陈美玲都是拿到了满分 。
其中 , “不打骂孩子“就是陈美玲教育过程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 而这个原则也让她的孩子在后来的人生道路更加平坦 。
“是否挨打”是孩子测量人生幸福感的天平“从不挨打”的孩子往往比“动辄挨打”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中会幸福许多 , 这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决定的 , 而孩子性格的养成 , 很大部分是由家庭塑造出来的 。
童年时期 , 虽说身体发育稚嫩 , 记忆的机能尚未成熟 , 许多事情在长大后孩子都不会记得 , 但是对于“打骂” , 多年以后 , 很多孩子都会觉得记忆犹新 。
孩子犯错时 , “打骂”是教育手段的下下策 。 孩子承受身体的疼痛还是其次 , 心理上的羞耻和厌恶才是最重要的 。
身体的伤害尚能随着时间恢复 , 心里的伤疤却不会那么容易结痂脱落 。
长期的挨打不仅会挫伤孩子对父母的亲近感 , 而且在遭受到打骂后 , 很多孩子并不能认识到是因为自己做的是错的 , 所以被打 。 相反 , 他们会认为是父母不爱自己才打骂他们 , 而为了逃避打骂 , 很多孩子越发沉默 , 渐渐封闭自己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父母发现孩子在这种方式下越来越”乖“ , 不再闹腾 , 以为孩子长大了 。
其实不然 , 正是因为粗暴的打骂 , 这类孩子对父母筑起了一层无形的隔阂 , 不再向父母展示真实情绪的体现 。
这层隔阂也会随着时间 , 从家庭蔓延到学校 , 社会 。
通常 ,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 这类孩子会比其他孩子走得更加困难 。
缺乏爱 , 却又拒绝爱 , 同时又不懂爱 。 体会不到幸福感 , 稍有不慎 , 这样性格很容易走向极端 , 成为一个冷漠 , 自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