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敷衍、逃避、讨好,你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决定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我女儿四岁,今天在楼下玩的时候,有个孩子带着点橡皮泥在玩,我女儿走过去跟她说“姐姐,我能一起玩吗?”那个女孩说“走开,我不想跟你玩” 。女儿挺失落的,跟着人家走了一会,人家都没理她 。
女儿失落地趴在我怀里挺委屈地说姐姐不跟她玩,我说“没事,你去找别的小朋友去玩呀!”女儿告诉我“姐姐带的橡皮泥,别人都喜欢和姐姐一起玩” 。
女儿这么说,我立马回家拿了一大桶橡皮泥出来让她分给小朋友们一起玩,那个女孩后来也凑过来了,我女儿却说“我不跟你玩了,我有朋友了,我和他们一起玩” 。
看到女儿这样说话后,突然觉得自己刚刚有点“心胸狭隘了” 。其实小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反而是大人想得有点复杂化 。孩子委屈地跟你控诉“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时,我们该怎么回答呢?家长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
朋友圈|敷衍、逃避、讨好,你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决定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朋友圈|敷衍、逃避、讨好,你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决定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第一种回答:不和你玩,你可以去找别的小朋友玩
“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第一种回答:不和你玩,你可以去找别的小朋友玩 。这是我看过家长处理方式中最多的一种回答 。这种回答通常带着“敷衍和想当然”,觉得孩子“交友”失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间长了孩子之间熟悉了,这种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
“不和你玩,你可以去找别的小朋友玩”:敷衍式回答
“不和你玩,你可以去找别的小朋友玩”,说实话,这种处理方法显得比较“敷衍” 。表面上看似给了孩子“交友”受挫后的另一种选择,但对于孩子来说很难再往前迈出一步 。
人都怕失败,更何况孩子呢,而且你只是说出让他去找别的小朋友玩,但孩子却不知道那么多小朋友,哪个会愿意和自己玩,要是再被拒绝了怎么办 。
也许少数孩子会有勇气再去尝试看能够有另外的小朋友和自己玩,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呆呆地站在小朋友后面,默默地看他们玩,不敢再次尝试融入 。
朋友圈|敷衍、逃避、讨好,你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决定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这种回答会给孩子的未来铸就一个“小心翼翼的朋友圈”
家长的敷衍回答,就是把孩子社交能力培养不当一回事了,孩子今后社交能力怎么样全凭自己摸索 。如果孩子以后交到了朋友,他们会对待这个朋友特别小心翼翼,害怕对方不和自己玩,通常这种性格的孩子朋友圈不太大,容易下意识地出现社交谨慎以及社交自卑感 。
朋友圈|敷衍、逃避、讨好,你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决定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朋友圈|敷衍、逃避、讨好,你处理社交问题的方式,决定孩子今后的朋友圈
文章图片
“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第二种回答:不玩就不玩,我们不稀罕,你就自己玩
“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第二种回答:不玩就不玩,我们不稀罕,你就自己玩 。给出这种回答的妈妈,通常性格比较强势,不懂得迂回曲折 。虽说“不是一路人,没必要强行在一起” 。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比较单纯,这样的处理方式过于“极端” 。
“不玩就不玩,我们不稀罕,你就自己玩”:逃避型回答
有些妈妈的性格比较直,看到孩子被排挤,内心不免比较气愤,就会比较直接告诉孩子“没必要强迫自己融入不合适的群体中去” 。家长这种处理方式在大人的世界里可行性不错,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却容易带来潜在的社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