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不配造句 不配怎么造句( 二 )


最后是功课:针对这次任务 , 了解各种背景信息 , 做多复杂取决于你的时间和具体需求 。足夜的岁月里大部分的任务是节目成片而不是出镜 , 只有片子拿得出手才会被表扬 , 所以当时的功夫也都下在这些部分了 , 这部分非常重要 , 准备好了一趟任务就成功一半了 , 所以我会给出例子 。
2011年李毅退役 , 我接手《听李毅讲大帝故事》一片 。考虑到大帝经历之独特 , 我们想做个不一样的专访 。除了刘建宏老师和李毅的面对面之外 , 我希望让李毅看看他过去的影像 , 无论是进球、错过进球还是那句著名的”天亮了“ , 与此同时会有摄像机来观察他的反应 。
成片的效果大家可以从网络视频中找得到 。去年第一次和李毅搭档解说时 , 他还记得具体播出的年月(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 满满的成就感 。
但说回来 , 从准备素材 , 到准备播放设备和场地 , 如何布机位如何布光 , 都是在采访之前确定好的 , 剩下的就是执行和微调了 。准备有多足 , 成片效果就有多好 。
赛前一天 MD -1
MD-1全称是Match Day -1 , 也就是赛前一天 。一般情况下 , 赛前发布会、两队适应场地训练会被安排在这天 。所以先说这两件事:
发布会:两队主帅各带一名球员 , 分两场开 。采访人员前排坐 , 后排是摄像机预留地 , 这是基本搭配 。大赛要求比较严 , 前排会留给图片采访人员 , 但只允许前5分钟进行拍照 , 或单给出1分钟时间专门用来拍照 。
作为采访人员 , 这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问 , 当然有很多答案是可以提前预知的:比如关于明天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战术 , 或如何评价对手的主帅、球队、成绩 , 这一系列的问题通常会被回避 。有用的信息在于伤病情况和可能的轮换承诺 , 所谓有用 , 是指可能在成品节目或出镜时用得上的 。
提问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 , 许多同行会忽略自报家门这件事(虽然大多发布会前都有提醒) , 我的方式是把“您好 , XXX采访人员”放在提问之前 , 如果是从未采访过的对象的话 , 会把自己的名字加进去 。一来这是礼貌问题 , 二来也让对方清楚正在回答的是哪家媒体提出的问题 , 通常会得到更具体及亲切的回答 。
赛前训练:一般情况下只开放前15分钟 。赛前一天球队的训练内容不会太复杂 , 全程一个小时 。所谓前15分钟 , 无非让各路媒体拍拍热身 , 大家有画面可用 , 一些针对性部署的演练肯定是不会对任何媒体开放的 。所以这个部分采访人员要做的事 , 首先是观察训练前球员的情况 , 比如很多教练会找有伤的队员谈话询问情况 , 或者单独找防线/锋线的球员叮嘱 , 这些都可以用在出镜内容里 。
当然一些特别的场景 , 保持拍摄状态会有意外收获 。比如2013年恒大客场对卡塔尔的莱赫维亚 , 由于我们到的够早 , 拍到了米卢和里皮的这段对话 。面对米卢的情报侦查工作 , 里皮完全没有回避 , 而是非常开放的面对 , 当然 , 谁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可惜当时我还读不懂这其中的玄机……
赛前训练允许拍摄的地点各不相同 , 中超亚冠会允许在两个替补席之间的场边 , 大赛只能安排在球门后两侧的较远位置了 。前者的情况下 , 有机会在球队进场时寒暄一下 , 问问状况开开玩笑 , 当然主要是为了丰富素材考虑 , 能寒暄的一般也是私下有联系的球员 。